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73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具有一缺口,另一侧具有一三角形凸台,所述三角形凸台底面与本体底面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移动回针三角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编织方式的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针织机械
,特别涉及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
技术介绍
针织横机的编织系统中,包括回针三角,回针三角的主要作用是与护山互相配合,决定长针的归位位置高低,并且在编织如鼓波、局部编织等特殊花型时,可通过调节其位置的高低达到顺利编织的目的。目前针织电脑横机回针三角采用菱形结构,直接固定在母板上,不能调节位置高度,不同情况下只能拆下回针三角,调整位置后重新安装,操作难度较高,且调整位置所需的时间较长,影响机器的工作效率和用户的经济利益,且经常拆装回针三角易造成零部件的损坏,从而造成用户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以便能方便调节回针三角的位置,同时使得长针能顺利准确归位。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具有一缺口,另一侧具有一三角形凸台,所述三角形凸台底面与本体底面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本体中心对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三角形凸台上具有两走针面,所述走针面圆弧过渡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三角形凸台底面具有一凹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三角形凸台的两个走针面夹角为106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本体为长方形,其上的缺口为U形缺口。本技术通过U形缺口与母板固定在一起,当需要移动本技术时,只需要将缺口处的螺钉拧松,然后将本体移动到合适位置之后,再将螺钉和横机母板固定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移动回针三角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编织方式的需要。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一长方形本体,其一侧具有一“U”形缺口 I,另一侧具有一三角形凸台2,三角形凸台2具有两走针面21,两走针面的夹角为106度。当横机工作时,长针沿着中间保留护山的斜面进入三角形凸台的走针面后进行归位。当编织花型有改变时,只需移动本具体实施例在母板上的位置即可,不需要拆下本实用 新型即可达到适应不同编织方式的目的。权利要求1.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具有一缺口,另一侧具有一三角形凸台,所述三角形凸台底面与本体底面重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心对称。3.如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凸台上具有两走针面,所述走针面圆弧过渡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凸台底面具有一凹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凸台的两个走针面夹角为106度。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长方形,其上的缺口为U形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具有一缺口,另一侧具有一三角形凸台,所述三角形凸台底面与本体底面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移动回针三角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编织方式的需要。文档编号D04B15/36GK202705649SQ201220349968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孙平范 申请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针织横机的回针三角,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侧具有一缺口,另一侧具有一三角形凸台,所述三角形凸台底面与本体底面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