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322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底面,所述本体呈L形,其一端为一凸台,所述凸台呈C形,本体另一端的中部具有一缺口;所述凸台的上缘具有一第一压针面和第二压针面,两个面通过一平面相连;凸台朝向缺口方向的侧壁上具有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针三角的走针面和压针面均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且压针面倾斜角度小,使得针锺通过时能够平缓过渡,防止了针锺的过度磨损。本体上带着定位缺口,是为了方便对接针三角迅速准确定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针织机械
,尤其涉及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
技术介绍
电脑横机的三角系统安装在机头内,随着机头一起左右运动,机头内装有各种三角机构,动作电磁铁带动动作三角协助针板完成各种编织形式,接针三角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动作三角,主要是形成接针三角的轨道,以便于挺针片进入接针三角轨道中出低位形成接针,接走对面针床翻针上移圈簧片的线圈。接针三角上的走针轨道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针锺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其能够为针锺提供顺畅平缓的走针轨道。。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L形,其一端为一凸台,所述凸台呈C形,本体另一端的中部具有一缺口 ;所述凸台的上缘具有一第一压针面和第二压针面,两个面通过一平面相连;凸台朝向缺口方向的侧壁上具有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压针面为梯形斜面,第二压针面为长方形斜面,第一压针面和第二压针面通过一个倒梯形平面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压针面与本体底面成35度夹角,所述第二压针面与本体底面成25度夹角。本技术接针三角的走针面和压针面均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且压针面倾斜角度小,使得针锺通过时能够平缓过渡,防止了针锺的过度磨损。本体上带着定位缺口,是为了方便对接针三角迅速准确定位。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的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本实施例包括一个底部形状为椭圆形的本体3,所述本体3的一端具有一个凸台1,从而使得本体3呈L状;本体3的另一端中部具有一缺口 4,本体3下方具有一固定杆5,可以通过固定杆5将接针三角固定,同时利用缺口 4进行定位。所述凸台I的上表面包括第一压针面11和第二压针面12 ;第一压针面11和第二压针面12通过一个倒梯形平面13连接;凸台I朝向本体3的缺口 4方向的侧面上具有第一走针面21和第二走针面22 ;所述第一走针面21和第二走针面22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压针面11与倒梯形平面13成35度夹角,所述第二压针面12与倒梯形平面13成25度夹角。权利要求1.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L形,其一端为ー凸台,所述凸台呈C形,本体另ー端的中部具有ー缺ロ ;所述凸台的上缘具有一第一压针面和第二压针面,两个面通过一平面相连;凸台朝向缺ロ方向的侧壁上具有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针面为梯形斜面,第二压针面为长方形斜面,第一压针面和第二压针面通过ー个倒梯形平面连接。3.如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接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针面与本体底面成35度夹角,所述第二压针面与本体底面成25度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底面,所述本体呈L形,其一端为一凸台,所述凸台呈C形,本体另一端的中部具有一缺口;所述凸台的上缘具有一第一压针面和第二压针面,两个面通过一平面相连;凸台朝向缺口方向的侧壁上具有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本技术接针三角的走针面和压针面均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且压针面倾斜角度小,使得针锺通过时能够平缓过渡,防止了针锺的过度磨损。本体上带着定位缺口,是为了方便对接针三角迅速准确定位。文档编号D04B15/36GK202626518SQ20122032673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孙平范 申请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针织横机的接针三角,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L形,其一端为一凸台,所述凸台呈C形,本体另一端的中部具有一缺口;所述凸台的上缘具有一第一压针面和第二压针面,两个面通过一平面相连;凸台朝向缺口方向的侧壁上具有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