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改性,尤其涉及一种压铸镁合金表面改性粉体熔渗工艺。
技术介绍
镁作为最轻的工程金属材料(密度1.8g/cm3,为铝的2/3,钢的1/4),具有 比重轻、比强度及比刚度高、阻尼性及切削加工性好、导热性好、电磁屏蔽能 力强以及易于回收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可满足航空、航天、现代汽车工业对 减重、节能的要求,并可替代工程塑料作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结构件,以满足产 品的轻、薄、小型化,高集成度及环保等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益。但是目前 还存在着大量有待于解决的技术方面的难点制约着压铸镁合金部件的进一步应 用,这主要表现在镁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大气(尤其潮湿的空气)、酸性 物质和盐(尤其氯化物)中溶解度高和腐蚀速度快,且形成的腐蚀产物疏松、 稳定性差,这种致命缺点严重制约了镁合金的广泛应用。目前镁合金表面改性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阳极氧化、电镀涂敷等工艺,虽然 这些工艺可不同程度地减缓镁合金的腐蚀,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有些耐蚀涂 层与镁合金基底之间存在明显界面,表层组织疏松多孔,且多含有机物,容易 开裂或剥落,有些工艺环节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鉴于现有工艺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镁合金表面改性粉体熔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先将分模剂涂敷于压铸模具表面上; b.将改性粉体喷涂于分模剂上; c.在压铸条件下,将液态镁合金浇注于金属铸型中压铸冷却即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赵铭,权高峰,张英波,陈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