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取料机铰轴式悬臂上的连接保护装置,安装在取料机的前、后悬臂上,在取料机的前段悬臂处于可控范围内做微量的向上或向下的转动时,该连接保护装置能够起到缓冲和吸振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包括前段悬臂靠板、后段悬臂靠板,所述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双头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以连接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双头螺栓穿出两块靠板通孔的两端均依次安装有内支撑套、弹簧、外支撑套,所述外支撑套外还安装有螺母用于紧固双头螺杆上的各个零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取料机铰轴式悬臂上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取料机上的铰轴式悬臂指的是悬臂包括后段悬臂和前段悬臂,两者通过中间铰轴连接,并且,前、后段悬臂分别在前后拉杆或拉绳与各自重力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直线状态;悬臂分前后两段悬臂并通过铰轴连接,并且,前、后段悬臂分别在前后拉杆或拉绳与各自重力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直线状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因悬臂受载荷发生变化,运动时的惯性等原因,前、后悬臂会绕较轴做微量的相对转动。但如因遇外的原因,前、后悬臂绕铰轴转动量过大、或连接件疲劳失效,则会出现不可控的意外损失。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连接 失效,前后悬臂发生了较大的不可控的折弯,从而引起设备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取料机铰轴式悬臂上的连接保护装置,安装在取料机的前、后悬臂上,在取料机的前段悬臂处于可控范围内做微量的向上或向下的转动时,该连接保护装置能够起到缓冲和吸振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包括前段悬臂靠板、后段悬臂靠板,所述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双头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以连接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双头螺栓穿出两块靠板通孔的两端均依次安装着内支撑套、弹簧、夕卜支撑套,所述外支撑套外还安装有螺母用于紧固双头螺杆上的各个零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块靠板之间具有间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母预紧连接在双头螺杆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段悬臂靠板呈“匚”字形,由两块三角板和一块连接板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段悬臂靠板呈“匚”字形,由两块三角板和一块连接板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当取料机的前段悬臂在可控范围内做微量的向上或向下的转动时,该保护装置可起到缓冲和吸振的作用。2.当取料机因遇外原因要产生较大的不可控的向上或向下的转动时,该保护装置可阻碍前段悬臂在微量范围之外的向上或向下继续转动,可防止料机悬臂折弯引起设备事故,起到安全保护作用。3.螺母连接时保持的预紧力可提高取料机悬臂的刚性,减少铰轴连接处所受载荷,有利于减少原连接处的疲劳,提高连接件的使用寿命。4.本装置结构简单稳固,便于生产维护。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保护装置安装在取料机悬臂上的效果图。图3为多个连接保护装置安装在取料机悬臂上的效果图。附图标记列表I-前段悬臂,2-后段悬臂,301-前段悬臂靠板,302-后段悬臂靠板,4_双头螺杆,5-螺母,6-外支撑套,7-支撑弹簧,8-内支撑套,9-锁片,10-销轴,11-通孔,12-三角板,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靠板连接板的方向。如图I所示的一种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包括前段悬臂靠板301和后段悬臂靠板302,两块靠板的形状优选完全一致,所述前段悬臂靠板301和后段悬臂靠板302上各设有一个通孔11,两通孔的位置应使得保护装置安装在前段悬臂和后段悬臂上时尽量保持两通孔同轴。一个双头螺栓穿过两个通孔11从而连接两块带孔靠板,两块靠板之间留有较大的间隙,安装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铰轴式悬臂微量转动的幅度调整间隙,间隙一般设置为5mm 30mm之间。前段悬臂靠板301和后段悬臂靠板302均优选由两块三角板12和一块连接板13构成,其中连接板为长方形,三角板为直角三角板,三角板的其中一条直角边用于焊接在悬臂上,另一条直角边与连接板的一边重合,每块靠板为“匚”字形,结构简单稳固。安装时,两块靠板中的连接板相互接近,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形成稳定结构,通过靠板之间的间隙变化以及弹簧形变对悬臂的运动进行保护。双头螺杆穿出前段悬臂靠板通孔的一端套有内支撑套8、支撑弹簧7、外支撑套6以及螺母5 ;同样地,双头螺杆穿出后段悬臂靠板通孔的一端也与前段悬臂靠板一侧完全一样,即套有内支撑套8、支撑弹簧7、外支撑套6以及螺母5。螺母在装配时,可以保持一定的预紧力。该预紧力可提高取料机悬臂的刚性,减少铰轴连接处所受载荷,有利于减少原连接处的疲劳,提高连接件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如图2所示,前段悬臂I和后段悬臂2之间通过锁片9和销轴10连接,将该连接保护装置焊接在取料机悬臂上,其中,前段悬臂靠板301焊接在前段悬臂I上,后段悬臂靠板302焊接在后段悬臂2上,两靠板之间留有间隙。当前段悬臂I受载荷或运动的惯性发生向上微量转动时,转动量可控制在连接保护装置的两块靠板之间的间隙内,此时保护装置起到了缓冲和吸振的作用。若因遇外的原因,前段悬臂I向上的转动趋势过大,连接保护装置的两块靠板之间的间隙消失,靠板与靠板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力,该作用力克服了前段悬臂继续向上旋转的趋势,保证了前段悬臂I向上的运动量可控,起到了连接的保护作用。当前段悬臂I受载荷或运动惯性发生向下的微量转动时,转动量可控制在连接保护装置靠板两侧的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此时保护装置起到了缓冲和吸振的作用。若因遇外的原因,前段悬臂I向下的转动趋势过大,连接保护装置的两块靠板之间的间隙扩大,靠板与靠板之间通过弹簧和支撑套传递相互发生的作用力,最后作用力传递到固定的螺母上,最终螺母产生的反作用力克服了前段悬臂继续向下旋转,保证了前段悬臂向下的运动量可控,起到了连接的保护作用。如图3所示,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在前端悬臂和后端悬臂之间的每段销轴处都可以安装本连接保护装置,从而能够分散承担悬臂转动时产生的动能,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悬臂靠板、后段悬臂靠板,所述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双头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以连接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双头螺栓穿出两块靠板通孔的两端均依次安装有内支撑套、弹簧、外支撑套,所述外支撑套外还安装有螺母用于紧固双头螺杆上的各个零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靠板之间具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预紧连接在双头螺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悬臂靠板呈“匚”字形,由两块三角板和一块连接板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悬臂靠板呈“匚”字形,由两块三角板和一块连接板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取料机铰轴式悬臂上的连接保护装置,安装在取料机的前、后悬臂上,在取料机的前段悬臂处于可控范围内做微量的向上或向下的转动时,该连接保护装置能够起到缓冲和吸振的作用。本技术提供的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包括前段悬臂靠板、后段悬臂靠板,所述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上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料机铰轴式悬臂的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段悬臂靠板、后段悬臂靠板,所述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双头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以连接前段悬臂靠板和后段悬臂靠板,双头螺栓穿出两块靠板通孔的两端均依次安装有内支撑套、弹簧、外支撑套,所述外支撑套外还安装有螺母用于紧固双头螺杆上的各个零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方俊,夏炎,陈安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