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它包括操作台(1)、传送带(2)和装夹装置(3),传送带(2)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装夹装置(3),装夹装置(3)包括夹具主体(4)和压片(5),夹具主体(4)的前端设有开口(6),压片(5)通过螺栓(11)安装于开口(6)内,夹具主体(4)的后端固设于传送带(2)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送带上设有输液器装夹装置,从而使得输液器在传送的过程中整齐有序,便于操作人员的安装,节省了因梳理导管而浪费的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装取操作便捷,且传送带的表面垂直于水平面,从而方便操作工的装取,利于节省装取时间,提高了输液器组装、包装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液器加工装置
,特别是一种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输液器,如图I所示,其由大塑针组件13、导管14、流量调节器15、药液过滤器16、软管17和输液针组件18组成,流量调节器15套装于导管14的外部、大塑针通过导管14连接药液过滤器16的一端,输液针组件18通过其末端的连接座连接药液过滤器16的另一端,当大塑针组件13、输液针组件18以及输液针组件18与药液过滤器16的一端连接的工作已由前工序车间完成组装的时候,需要由人工依次完成在导管14外套装 流量调节器15、将导管14 一端连接大塑针组件13、将导管14另一端连接药液过滤器16、进行输液器包装几个工序。目前,生产车间中通常由几个操作工配合分别完成上述工序,此时,就需要被加工的工件顺序在几个操作工间传递,工件的传送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有一些车间安装了传送带,但由于输液器导管14较长,容易发生导管14缠绕输送装置等现象,且由于导管14放置混乱,操作工需要先整理导管14再进行安装操作,从而浪费了时间,阻碍生广效率的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节省组装包装时间、提高组装包装效率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它包括操作台、设置于操作台上的传送带和设置于传送带表面上的装夹装置,传送带的表面垂直于水平面,传送带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装夹装置,所述的装夹装置包括夹具主体和压片,夹具主体的前端设有开口,压片通过螺栓安装于开口内,夹具主体的后端固设于传送带的表面。所述的操作台上设有支架,支架的两端设有传送辊,传送带套装于传送辊上,且传送辊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压片的前端设有一个下凹的弧形片,弧形片抵压于开口的下表面上,压片的末端通过螺栓安装于下表面上,且螺栓上套有位于压片与下表面之间垫片。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传送带上设有输液器装夹装置,从而使得输液器在传送的过程中整齐有序,便于操作人员的安装,节省了因梳理导管而浪费的时间;本技术结构合理,装取操作非常便捷,且传送带的表面垂直于水平面,从而方便操作工的装取,利于节省装取时间,因此,本技术相比现有装置大大节省了组装包装时间,提高了输液器组装、包装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操作台,2-传送带,3-装夹装置,4-夹具主体,5-压片,6-开口,7-支架,8-传送辊,9-电机,10-弧形片,11-螺栓,12-垫片,13-大塑针组件,14-导管,15-流量调节器,16-药液过滤器,17-软管,18-输液针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2、图3所示,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它包括操作台I、设置于操作台I上的传送带2和设置于传送带2表面上的装夹装置3,传送带2的表面垂直于水平面,传送带2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装夹装置3,所述的装夹装置3包括夹具主体4和压片5,夹具主体4的前端设有开口 6,压片5通过螺栓11安装于开口 6内,夹具主体4的后端固设于传送带2的表面。所述的操作台I上设有支架7,支架7的两端设有传送辊8,传送带2套装于传送辊8上,且传送辊8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9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压片5的前端设有一个下凹的弧形片10,弧形片10抵压于开口 6的下表面上,压片5的末端通过螺栓11安装于下表面上,且螺栓11上套有位于压片5与下表面之间垫片12。使用时,输液器被装夹于压片5与开口 6的下表面之间,不同工序的操作工分坐于传送带2的两侧,从装夹装置3上取下输液器,完成安装共作后再将输液器装夹于装夹装置3上,由传送带2带动输液器进入下一个工序,装夹、取下操作方便快捷,且导管有条理的盘绕、装夹于装将装置上,节省了操作人员整理导管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组装、包装效率。权利要求1.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操作台(I)、设置于操作台(I)上的传送带(2)和设置于传送带(2)表面上的装夹装置(3),传送带(2)的表面垂直于水平面,传送带(2)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装夹装置(3),所述的装夹装置(3)包括夹具主体(4)和压片(5),夹具主体(4)的前端设有开口(6),压片(5)通过螺栓(11)安装于开口(6)内,夹具主体(4)的后端固设于传送带(2)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台(I)上设有支架(7 ),支架(7 )的两端设有传送辊(8 ),传送带(2 )套装于传送辊(8 )上,且传送辊(8 )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9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片(5)的前端设有一个下凹的弧形片(10),弧形片(10)抵压于开口(6)的下表面上,压片(5)的末端通过螺栓(11)安装于下表面上,且螺栓(11)上套有位于压片(5)与下表面之间垫片(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它包括操作台(1)、传送带(2)和装夹装置(3),传送带(2)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装夹装置(3),装夹装置(3)包括夹具主体(4)和压片(5),夹具主体(4)的前端设有开口(6),压片(5)通过螺栓(11)安装于开口(6)内,夹具主体(4)的后端固设于传送带(2)的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送带上设有输液器装夹装置,从而使得输液器在传送的过程中整齐有序,便于操作人员的安装,节省了因梳理导管而浪费的时间;本技术结构合理,装取操作便捷,且传送带的表面垂直于水平面,从而方便操作工的装取,利于节省装取时间,提高了输液器组装、包装效率。文档编号B65G15/58GK202704380SQ20122038844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兰海, 殷成军, 乔艳 申请人: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输液器组装包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操作台(1)、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传送带(2)和设置于传送带(2)表面上的装夹装置(3),传送带(2)的表面垂直于水平面,传送带(2)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装夹装置(3),所述的装夹装置(3)包括夹具主体(4)和压片(5),夹具主体(4)的前端设有开口(6),压片(5)通过螺栓(11)安装于开口(6)内,夹具主体(4)的后端固设于传送带(2)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海,殷成军,乔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