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935 阅读:5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34
一种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上的挡浪板和艏楼雷达桅杆,所述挡浪板从其自身的中部分隔开形成两个挡浪板分体,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夹设在两个挡浪板分体之间并与两个挡浪板分体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设计成一体,减少了对艏楼甲板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其他设备的布置,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的强度,使得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原来的加强结构简化,从而减轻了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的重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设计领域,尤其与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的布置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先前的集装箱船偏狭长,其具有较宽敞的艏楼甲板,艏楼甲板上设置有用以防止船艏上浪对第一货舱甲板以上集装箱损坏的挡浪板、艏楼雷达桅杆以及锚泊系泊等舾装设备。如图I和图2所示,挡浪板3布置在艏楼甲板I与货舱2交界的位置,艏楼雷达桅杆4布置在挡浪板3前方的艏楼甲板I宽度方向中间的位置并与挡浪板3间隔一定距离,锚泊系泊等舾装设备(未图示)布置在艏楼雷达桅杆前方的艏楼甲板I上。·低造价,这样一来,艏楼甲板的长度被极大的压缩,面积也大大减小,原先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布置方式会占用较大的艏楼甲板空间,不利于锚泊系泊等舾装设备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以减少对艏楼甲板空间的占用,利于其他设备的布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上的挡浪板和艏楼雷达桅杆,所述挡浪板从其自身的中部分隔开形成两个挡浪板分体,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夹设在两个挡浪板分体之间并与两个挡浪板分体连接成一体。进一步地,每个挡浪板分体包括一板体和多个连接在所述板体后方以支撑所述板体的支撑桁材,所述板体立设在甲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撑桁材立设在甲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桁材分别与甲板和板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挡浪板分体分别连接所述艏楼雷达桅杆的左、右两侧,所述艏楼雷达桅杆的左、右两侧各通过多组水平分布的连接肘板与每个挡浪板分体连接,每组连接肘板均包括位于每个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前侧的前连接肘板和位于每个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后侧的后连接肘板,所述前连接肘板与所述后连接肘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连接在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同一侧的所有前连接肘板均分别与该侧的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前侧和艏楼雷达桅杆侧面相连,连接在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同一侧的所有后连接肘板均分别与该侧的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后侧、该侧挡浪板分体上的最靠近艏楼雷达桅杆的支撑桁材以及艏楼雷达桅杆侧面相连。进一步地,位于同一挡浪板分体上的多个支撑桁材相互平行并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雷达桅杆设置在所述甲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间。进一步地,所述挡浪板固定在集装箱船的第一货舱前端的艏楼甲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设计成一体,减少了对艏楼甲板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其他设备的布置,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的强度,使得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原来的加强结构简化,从而减轻了艏楼雷达桅杆和挡浪板的重量。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船体前部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船体前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集装箱船体前部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集装箱船体前部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集装箱船体前部的局部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集装箱船体前部的局部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在连接部分的具体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描述方位时以船头所在方位为前,船尾所在方位为后,船身宽度方向两侧为左、右。参阅图3和图4,本技术的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I上的挡浪板3和艏楼雷达桅杆,通常,艏楼雷达桅杆4设置在甲板I宽度方向的中间,挡浪板3固定在集装箱船的第一货舱前端的艏楼甲板I上。挡浪板3从其自身的中部分隔开形成两个挡浪板分体31,艏楼雷达桅杆4夹设在两个挡浪板分体31之间并与两个挡浪板分体31连接成一体,从而减少对艏楼甲板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其他设备(如舾装设备)的布置,也增加了艏楼雷达桅杆4和挡浪板3的强度。两个挡浪板分体31分别连接在艏楼雷达桅杆4的左、右两侧,艏楼雷达桅杆4左、右两侧的挡浪板分体31结构对称,图5仅示出了艏楼雷达桅杆4和连接在其一侧的一个挡浪板分体31的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挡浪板分体31包括一板体311和多个连接在板体311后方以支撑板体311的支撑桁材312,位于同一板体311上的多个支撑桁材312相互平行并间隔分布,板体311立设在甲板I的宽度方向,支撑桁材312立设在甲板I的长度方向,支撑桁材312分别与甲板I和板体311相连,从而使板体311能够承受风浪的撞击。继续参阅图5,每个挡浪板分体31的板体311均与艏楼雷达桅杆4的侧面相连。为了加强各挡浪板分体31与艏楼雷达桅杆4之间的连接强度,艏楼雷达桅杆4的左、右两侧各通过多组水平分布的连接肘板51与每个挡浪板分体31连接。连接在艏楼雷达桅杆4同一侧的各组连接肘板51在高度方向间隔分布。参阅图6和图7,每组连接肘板51均包括位于每个挡浪板分体31的板体311前侧的前连接肘板512和位于每个挡浪板分体31的板体311后侧的后连接肘板511,前连接肘板511与后连接肘板5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接在艏楼雷达桅杆4同一侧的所有前连接肘板512均分别与该侧的挡浪板分体31的板体311前侧和艏楼雷达桅杆4侧面相连,连接在艏楼雷达桅杆4同一侧的所有后连接肘板511均分别与该侧的挡浪板分体31的板体311后侧、该侧挡浪板分体311的最靠近艏楼雷达桅杆4的支撑桁材312以及艏楼雷达桅杆4侧面相连。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内。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上的挡浪板和艏楼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浪板从其自身的中部分隔开形成两个挡浪板分体,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夹设在两个挡浪板分体之间并与两个挡浪板分体连接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挡浪板分体包括一板体和多个连接在所述板体后方以支撑所述板体的支撑桁材,所述板体立设在甲板的宽度方向,所述支撑桁材立设在甲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桁材分别与甲板和板体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挡浪板分体分别连接所述艏楼雷达桅杆的左、右两侧,所述艏楼雷达桅杆的左、右两侧各通过多组水平分布的连接肘板与每个挡浪板分体连接,每组连接肘板均包括位于每个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前侧的前连接肘板和位于每个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后侧的后连接肘板,所述前连接肘板与所述后连接肘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同一侧的所有前连接肘板均分别与该侧的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前侧和艏楼雷达桅杆侧面相连,连接在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同一侧的所有后连接肘板均分别与该侧的挡浪板分体的板体后侧、该侧挡浪板分体上的最靠近艏楼雷达桅杆的支撑桁材以及艏楼雷达桅杆侧面相连。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挡浪板分体上的多个支撑祐1材相互平行并间隔分布。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船的艏楼雷达桅杆与挡浪板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设置在集装箱船甲板上的挡浪板和艏楼雷达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浪板从其自身的中部分隔开形成两个挡浪板分体,所述艏楼雷达桅杆夹设在两个挡浪板分体之间并与两个挡浪板分体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康张浩冯雪源龚英弢吴建祥杜伟平陶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