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80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前端具有前保险杠、其后端具有后保险杠,车身的前、后端还分别具有对应覆盖在前、后保险杠上的蒙皮,车身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可拆固连有前、后防撞梁总成,前、后防撞梁总成均包括突出蒙皮布置的防撞梁架和固连在防撞梁架上的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臂,防撞梁架为由纵横交错的多根防撞管构成的框架结构,连接臂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固连在所述车身上,车身的前后蒙皮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臂穿过的过孔。如果磕碰给防撞梁总成造成损坏,直接将防撞梁总成从车身上拆下,并更换新的防撞梁总成即可,不需要频繁更换公交车的前、后保险杠,降低公交车使用及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
技术介绍
公交车多行驶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中,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等交通事故。公交车作为市民出行的选择之一,其安全性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现有公交车的前后端分别对应装配有前、后保险杠,然后在前后保险杠外覆盖蒙皮,此处的前、后保险杠可以在出现碰撞等交通事故时有效缓冲冲击力,防止车辆碰撞变形以保护车内乘客。虽然上述保险杠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护的作用,但其整体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在出现碰撞后就必须更换保险杠以保证安全性和美观性。而公交车事故率高,需要频繁更换保险杠,从而增加了公交车的使用及维护成本。另外,现有的公交车底盘通常做的比较低,以方便乘客上下车, 这样公交车前围和后围的蒙皮就比较低,当公交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常出现前围蒙皮底部被路上杂物刮伤的情况,破坏公交车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频繁更换公交车上的前、后保险杠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公交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前端具有前保险杠、其后端具有后保险杠,车身的前、后端还分别具有对应覆盖在前、后保险杠上的蒙皮,所述的车身的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可拆固连有前、后防撞梁总成,所述前、后防撞梁总成均包括突出蒙皮布置的防撞梁架和固连在防撞梁架上的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臂,所述防撞梁架为由纵横交错的多根防撞管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臂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固连在所述车身上,车身的前后蒙皮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臂穿过的过孔。所述的组成防撞梁架的横向的防撞管的长度与车身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横向的防撞管的两端均呈朝向车身折弯的折弯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公交车车身的前、后端可拆固连有前、后防撞梁总成,前、后防撞梁总成的防撞梁架突出前、后蒙皮及前、后保险杠设置,前、后防撞梁总成可以有效提高公交车的防撞能力,最大化的保护乘客安全。前、后防撞梁总成还可以在公交车出现磕碰时起到保护前、后蒙皮及前、后保险杠的作用。如果磕碰给防撞梁总成造成损坏的话,直接将防撞梁总成从车身上拆下,并更换新的防撞梁总成即可,不需要频繁更换公交车的前、后保险杠,降低公交车使用及维护成本。前、后防撞梁总成还可以在车辆行驶时清理路面,避免路上杂物对蒙皮底部造成刮伤,保护蒙皮外观,延长蒙皮的使用年限。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公交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侧视图(突显前防撞梁总成);图3是图I的P向视图(突显后防撞梁总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公交车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公交车包括车身1,在车身前端具有前保险杠、后端具有后保险杠,在车身的前、后端还分别设有对应覆盖在前后保险杠上的前蒙皮2和后蒙皮4。在车身I的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可拆固连有前防撞梁总成3和后防撞梁总成5,所述前防撞梁总成3包括突出前蒙皮2布置的防撞梁架31和固连在防撞梁架上的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的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臂32,后防撞梁总成5包括突出后蒙皮4布置的防撞梁架51和固连在防撞梁架上的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的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臂52,防撞梁架31和防撞梁架51均为由纵横交错多根防撞管构成的框架结构,此处的防撞管为高强度的不锈钢钢管,并且组成防撞梁架的防撞管中的横向防·撞管的长度与车身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横向的防撞管的两端均呈朝向车身折弯的折弯结构。连接臂31和连接臂52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固连在车身I上。此处的紧固螺栓采用高强度螺栓,车身I的前后端覆盖的前蒙皮2和后蒙皮4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臂穿过的过孔。在车身的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固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前、后防撞梁总成的连接臂对应可拆固连在所述的安装支架上。上述实施例中的前、后防撞梁总成上的连接臂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前端具有前保险杠、其后端具有后保险杠,车身的前、后端还分别具有对应覆盖在前、后保险杠上的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的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可拆固连有前、后防撞梁总成,所述前、后防撞梁总成均包括突出蒙皮布置的防撞梁架和固连在防撞梁架上的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臂,所述防撞梁架为由纵横交错的多根防撞管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臂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固连在所述车身上,车身的前后蒙皮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臂穿过的过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成防撞梁架的横向的防撞管的长度与车身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等,横向的防撞管的两端均呈朝向车身折弯的折弯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前端具有前保险杠、其后端具有后保险杠,车身的前、后端还分别具有对应覆盖在前、后保险杠上的蒙皮,车身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可拆固连有前、后防撞梁总成,前、后防撞梁总成均包括突出蒙皮布置的防撞梁架和固连在防撞梁架上的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臂,防撞梁架为由纵横交错的多根防撞管构成的框架结构,连接臂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固连在所述车身上,车身的前后蒙皮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臂穿过的过孔。如果磕碰给防撞梁总成造成损坏,直接将防撞梁总成从车身上拆下,并更换新的防撞梁总成即可,不需要频繁更换公交车的前、后保险杠,降低公交车使用及维护成本。文档编号B60R19/02GK202703713SQ20122029491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汪飞, 陈廷宝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前端具有前保险杠、其后端具有后保险杠,车身的前、后端还分别具有对应覆盖在前、后保险杠上的蒙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的前、后端的底部分别可拆固连有前、后防撞梁总成,所述前、后防撞梁总成均包括突出蒙皮布置的防撞梁架和固连在防撞梁架上的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臂,所述防撞梁架为由纵横交错的多根防撞管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臂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固连在所述车身上,车身的前后蒙皮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臂穿过的过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飞陈廷宝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