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翻斗车自动车罩,该车罩包括苫布、液压缸、传动轴、苫布支撑杆、连杆、固定座、支撑轴、扭簧、滚筒、钢丝绳,液压缸与传动轴连接,并分别安装在车厢底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苫布支撑杆固定,苫布支撑杆的另一端由连杆固定;固定座一端固定在车厢上,另一端插装支撑轴,支撑轴中部安装有扭簧、两端设有滚筒;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连杆上,另一端穿过苫布后固定在滚筒上;苫布一端固定在连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以往人工铺盖苫布的方式改进为自动铺盖的方式,省时省力、提高了营运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拆卸方便、维护便捷,适合在翻斗车车厢上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适用于车辆的可移动的防护罩,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翻斗车自动车罩。
技术介绍
工程翻斗车在营运砂粒或泥土时,经常受道路平整程度以及行驶速度的影响,导致砂粒或泥土洒落一地,给道路清洁人员的清理工作带来了不便,但更重要的是掉落的砂粒有时会伤及路人和车辆,影响正常的营运。另外营运泥土时如遇大风天气,还会出现尘土风扬的情况,虽然这是为城市建设运输基础材料,但同时也破坏了市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司机们使用苫布铺盖,即在每次车厢装载完成后,展开苫·布,进行铺盖,必要时还得爬上车厢进行铺盖,然后到达目的地后,再将铺盖的苫布展开才能进行卸载。这种人工铺盖苫布的方式存在费时费力、营运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翻斗车自动车罩,用于解决人工为车厢铺盖苫布的方式存在的费时费力、营运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翻斗车自动车罩包括苫布、液压缸、传动轴、苫布支撑杆、连杆、固定座、支撑轴、扭簧、滚筒、钢丝绳,液压缸与传动轴连接,并分别安装在车厢底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苫布支撑杆固定,苫布支撑杆的另一端由连杆固定;固定座一端固定在车厢上,另一端插装支撑轴,支撑轴中部安装有扭簧、两端设有滚筒;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连杆上,另一端穿过苫布后固定在滚筒上;所述的苫布一端固定在连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连杆上设置有延长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延长杆上、另一端穿过苫布后固定在滚筒上。所述的支撑轴中部扭簧两端还设置有滚筒,滚筒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苫布固定在连杆上。所述的苫布上设置有铁环,钢丝绳穿过苫布上的铁环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滚筒、连杆或延长杆的相应位置。所述的钢丝绳与车厢的接触处设置有定滑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技术安装后,通过翻斗车的液压装置提供动力,间接带动液压缸、传动轴、苫布支撑杆,使以往人工铺盖苫布的方式改进为自动铺盖的方式,省时省力、提高了营运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拆卸方便、维护便捷,适合在翻斗车车厢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苫布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苫布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苫布,2液压缸,3传动轴,4苫布支撑杆,5连杆,6固定座,7支撑轴,8扭簧,9、9a滚筒,IOUOa钢丝绳,11延长杆,12铁环,13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苫布收起后的结构 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苫布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I、图2、图3所示,翻斗车自动车罩包括苫布I,液压缸2,传动轴3,苫布支撑杆4,连杆5,固定座6,支撑轴7,扭簧8,滚筒9、9a,钢丝绳10、10a。液压缸2安装在车厢底部,传动轴3连接也安装在车厢底部,同时,液压缸2与传动轴3连接。液压缸2为市售产品,主要包括缸筒、缸盖、活塞、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以及排气装置。安装时,可根据情况,将液压缸2的活塞杆与传动轴3中部轴连接。传动轴3的两端分别与苫布支撑杆4固定,即在车厢两侧设置有苫布支撑杆4,苫布支撑杆4主要是起到支撑苫布的作用。苫布支撑杆4的另一端由连杆5固定。连杆5的设置是为了固定苫布支撑杆4以及缠绕钢丝绳。固定座6—端固定在车厢上。本实施例中,固定座6设置为两个。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三个固定座或四个固定座等等。支撑轴7插装在固定座6的另一端,支撑轴7在固定座6的支撑下,可转动。支撑轴7中部安装有扭簧8、两端设有滚筒9。扭簧8随着為布I的展开,被旋紧,当收起苫布I时,在扭簧8弹力的作用下,钢丝绳10会重新缠绕在滚筒9上。钢丝绳10 —端固定在连杆5上,另一端穿过苫布I后固定在滚筒9上。为增加铺盖苫布I的效果更好,可将钢丝绳10从苫布I的两侧边缘穿过,然后固定在滚筒9上。苫布I 一端固定在连杆5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6上。另外,为进一步提高铺盖苫布I的规整性,可在连杆5上设置延长杆11,同时将钢丝绳10 —端固定在延长杆11上、另一端穿过苫布I后固定在滚筒9上。同时,考虑到由于车厢的大小不同,如遇车厢较大时,仅仅设置在支撑轴7的两端设置滚筒9,并仅有两端有钢丝绳10,苫布I铺盖的效率会受影响,因此,为提高苫布I铺盖的效率,可在支撑轴7中部扭簧8的两端设置滚筒9a,滚筒9a上缠绕有钢丝绳10a,即钢丝绳IOa —端固定在滚筒9a上,钢丝绳IOa的另一端穿过苫布I固定在连杆5上。钢丝绳10、10a直接穿过苫布I时,会对苫布I造成一定的影响,缩短了苫布I的使用时间,为此,可在苫布I上设置铁环12,同时,将钢丝绳10、10a穿过苫布I上的铁环12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滚筒9、9a以及连杆5或延长杆11固定。固定的位置与上述的位置相同。为减少钢丝绳IOa与车厢的直接摩擦,可在钢丝绳IOa与车厢的接触处设置有定滑轮13。定滑轮13固定在车厢上即可。定滑轮13的设置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更换成本。必要时,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安全性,可将加装本技术的车厢上再设置一个凹槽。如若有车厢内的砂粒或沙石滑落出车厢,可直接落入凹槽内。安装时,将本技术的各个部件按照所陈述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安装好,同时,将液压缸与翻斗车的液压装置连接。 工作时,启动翻斗车的液压装置,为铺盖苫布提供动力,改变原用人工铺盖存在的费时费力、营运效率低的情况,使铺盖苫布变的更加便捷、省时、省力、高效。·权利要求1.一种翻斗车自动车罩,包括為布(1),其特征在于该车罩还包括液压缸(2)、传动轴(3)、苫布支撑杆(4)、连杆(5)、固定座(6)、支撑轴(7)、扭簧(8)、滚筒(9)、钢丝绳(10),液压缸(2)与传动轴(3)连接,并分别安装在车厢底部,传动轴(3)的两端分别与苫布支撑杆(4)固定,X布支撑杆(4)的另一端由连杆(5)固定;固定座(6)—端固定在车厢上,另一端插装支撑轴(7),支撑轴(7)中部安装有扭簧(8)、两端设有滚筒(9);钢丝绳(10) —端固定在连杆(5)上,另一端穿过苫布(I)后固定在滚筒(9)上;所述的苫布(I) 一端固定在连杆(5)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6)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斗车自动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5)上设置有延长杆(11),钢丝绳(10)—端固定在延长杆(11)上、另一端穿过苫布(I)后固定在滚筒(9)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翻斗车自动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轴(7)中部扭簧(8)两端还设置有滚筒(9a),滚筒(9a)上缠绕有钢丝绳(10a),钢丝绳(IOa)的另一端穿过苫布(I)固定在连杆(5)上。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翻斗车自动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苫布(I)上设置有铁环(12),钢丝绳(10、10a)穿过苫布上的铁环(12)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滚筒(9、9a)以及连杆(5)或延长杆(11)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斗车自动车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IOa)与车厢的接触处设置有定滑轮(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翻斗车自动车罩,该车罩包括苫布、液压缸、传动轴、苫布支撑杆、连杆、固定座、支撑轴、扭簧、滚筒、钢丝绳,液压缸与传动轴连接,并分别安装在车厢底部,传动轴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斗车自动车罩,包括苫布(1),其特征在于:该车罩还包括液压缸(2)、传动轴(3)、苫布支撑杆(4)、连杆(5)、固定座(6)、支撑轴(7)、扭簧(8)、滚筒(9)、钢丝绳(10),液压缸(2)与传动轴(3)连接,并分别安装在车厢底部,传动轴(3)的两端分别与苫布支撑杆(4)固定,苫布支撑杆(4)的另一端由连杆(5)固定;固定座(6)一端固定在车厢上,另一端插装支撑轴(7),支撑轴(7)中部安装有扭簧(8)、两端设有滚筒(9);钢丝绳(10)一端固定在连杆(5)上,另一端穿过苫布(1)后固定在滚筒(9)上;所述的苫布(1)一端固定在连杆(5)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座(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孙建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