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张力补偿器,是在以往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的基础上增加一层以上的套筒而构成的n层式张力补偿器。该n层式张力补偿器具有n+1个筒状部件和n个弹性部件,其中,n为≥4的正整数,上述筒状部件以不同的半径同轴嵌套地设置,并且能够分别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上述弹性部件同轴地夹装在径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上述筒状部件之间,且该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被上述筒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凸缘部卡止。如此构成的n层式张力补偿器能够在气温、风、雪、结冰等气象变化严酷的环境中使用,能够更好地将铁道用电车线的张力变化自动地调整为规定的张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够更好地将铁道用电车线的张力变化自动地调整为规定的张力的张力补偿器,尤其涉及四层以上的新型张力补偿器。
技术介绍
铁道用的架空线、特别是电车线(架线、辅助架线等),会因气温、风、雪等气象的变化而伸缩、徐变,从而导致架线的张力发生变化,当架线的张力变化大时,会对集电造成恶劣影响,并且在电车高速行驶时,导电弓剧烈摇动,因而存在导电弓与拉紧夹碰撞,或导电弓脱线而难以保持安全行驶的危险。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需要使用张力补偿器对架线的张力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动地调整,以使架线张力保持大致恒定。如图I所示,以往使用的张力补偿器为一层、两层或三层的结构。如图I (C)所示,近年来常用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具有杆、内筒、·外筒以及外壳,它们同轴设置,并且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使杆、内筒、外筒分别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容纳于外壳;多个内向凸缘部,它们分别设置在外壳、夕卜筒以及内筒的一方侧;多个外向凸缘部,它们分别设置在外筒、内筒以及杆的另一方侧,其中内向凸缘部和外向凸缘部沿轴线方向设置在相反的位置;多个弹性部件,它们同轴地夹装在外壳与外筒、夕卜筒与内筒以及内筒与杆的内外周面之间,对外筒、内筒以及杆向使它们缩入外壳的方向施力,各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被内向凸缘部和外向凸缘部卡止。由此构成三层式张力补偿器。专利文献I :日本实开昭57-17833号公报。图2是图I (C)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上述结构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的外筒2、内筒3以及杆4在组装时被容纳在外壳I内,且能够向图的右侧突出。外壳I经由固设在其后端的支柱侧连结部7而被固定于支柱(省略图示),并且经由与固设在外壳I的上表面的开孔支架9结合的绳索而被支柱支承。而且,架线的端部与安装于杆4的突出端的线连结部8结合,经由电线来拉动电车线。图3是图2的A箭头向视图。图4是图2的B箭头向视图。到目前为止使用的张力补偿器,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张力变化的是上述三层结构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然而,这样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在气温、风、雪、结冰等气象变化更加严酷的环境中使用时,因风压、积雪、结冰等外力,使得架线的张力变化过大、发生异常而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另外,如果架线的张力异常增大时,会对支承物施加过大的力而造成断线的事故。因此期待开发一种能够在严酷的环境中使用、进一步抑制架线的张力变化的新型的张力补偿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以上情况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气温、风、雪、结冰等气象变化严酷的环境中使用的、比以往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增加一层以上的η层式新型张力补偿器,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更好地将铁道用电车线的张力变化在规定的范围内自动地进行调整。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张力补偿器,具有筒状部件和弹性部件,该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是η层式张力补偿器,具有η+1个筒状部件和η个弹性部件,其中,η为> 4的正整数,上述筒状部件以不同的半径同轴嵌套地设置,并且能够分别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上述弹性部件同轴地夹装在径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上述筒状部件之间,且该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被上述筒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凸缘部卡止。另外,上述弹性部件是螺旋弹簧。应用本技术的张力补偿器,能够在气温、风、雪等气象变化严酷的环境中使用,能够降低弹簧常数,将架线的张力变化率抑制得更低,从而能够更好地将铁道用电车线的张力变化自动地调整为规定的张力。 附图说明图I是以往的张力补偿器的图,Ca)为一层式张力补偿器,(b)为二层式张力补偿器,(C)为三层式张力补偿器。图2是以往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A箭头向视图。图4是图2的B箭头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四层式张力补偿器的图。附图标记说明I…外壳;2…外筒;3…内筒;A…套筒;4…杆;5、5_1、5-2、5-3、5_4…螺旋弹簧;7…支柱侧连结部;8…线连结部;9…开孔支架;2a、3a、Aa、4a…外向凸缘部;lb、2b、3b、Ab…内向凸缘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以往的张力补偿器的图,Ca)为一层式张力补偿器,(b)为二层式张力补偿器,(c)为三层式张力补偿器。图2是以往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A箭头向视图。图4是图2的B箭头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四层式张力补偿器的图。另外,对于与以往例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5中表示了本实施例的四层式张力补偿器的组装状态,在标准状态下设置时,是在外筒2、内筒3、套筒A以及杆4分别突出了规定量的状态下设置。本实施例的四层式张力补偿器,是将杆4、套筒A、内筒3、外筒2以及外壳I同轴设置,并且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使杆4、套筒A、内筒2以及外筒I分别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容纳在圆筒状的外壳I内,并从内侧开始依次将螺旋弹簧5-4、5-3、5-2、5-1同轴地夹装在杆4、套筒A、内筒3、外筒2以及外壳I的内外周面之间的四层结构。螺旋弹簧5-1、5-2、5-3、5_4分别对外筒2、内筒3、套筒A以及杆4向使它们缩入外壳I的方向施力,螺旋弹簧5-1、5-2、5-3、5_4的两端分别被外向凸缘2a 4a以及内向凸缘Ib Ab卡止。与以往的三层以下的张力补偿器相比,由于本实施例的四层式张力补偿器增加了一层套筒及螺旋弹簧,从而能够降低各螺旋弹簧的弹簧常数,将架线的张力变化率抑制得更低,从而能够更好地将铁道用电车线的张力变化在规定范围内自动地进行调整。因此,即使在严酷的气象条件下,也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以往的三层式张力补偿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构成为四层结构的四层式张力补偿器,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气象条件考虑架线的张力变化,而将张力补偿器做成五层或六层等η层式张力补偿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内筒与杆之间增加了套筒和螺旋弹簧,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增加的套筒和螺旋弹簧设置在外壳、外筒、内筒以及杆中的任意两个筒状部件的内外周面之间,只要能够构成四层以上的结构,则不对套筒及螺旋弹簧的夹装位置进行限定。本技术的四层以上的张力补偿器,适于在气温、风、雪等气象变化严酷的环境中使用,能够降低弹簧常数,将架线的张力变化率抑制得更低,从而能够更好地将铁道用电车线的张力变化自动地调整为规定的张力。以上,虽然对本技术的张力补偿器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及组合,并且这些变形及组合也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张力补偿器,具有筒状部件和弹性部件, 该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 是η层式张力补偿器,具有η+1个筒状部件和η个弹性部件,其中,η为> 4的正整数,上述筒状部件以不同的半径同轴嵌套地设置,并且能够分别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上述弹性部件同轴地夹装在径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上述筒状部件之间,且该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被上述筒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凸缘部卡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张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是螺旋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张力补偿器,是在以往的三层式张力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补偿器,具有:筒状部件和弹性部件,该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是n层式张力补偿器,具有n+1个筒状部件和n个弹性部件,其中,n为≥4的正整数,上述筒状部件以不同的半径同轴嵌套地设置,并且能够分别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上述弹性部件同轴地夹装在径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上述筒状部件之间,且该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被上述筒状部件的两端部的凸缘部卡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尾学,佐佐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