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9520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第一缸体以及起机械滑动作用的第二缸体,该第二缸体设置在第一缸体的上方,该第一缸体具有可沿三瓣式轮毂轴向运动的活塞杆,该第二缸体具有用于对三瓣式轮毂进行径向定位的多个滑块,该活塞杆与多个滑块传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得车削加工过程具有准确地定位和定心,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和维护方便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可以提高三瓣式轮毂的加工效率。
技术介绍
轮毂基于其成型方式的不同,被分为一片式、两片式和三片式,其中一片式为较为常见的轮毂形式,对于两片式和三片式(又称三瓣式)轮毂,其出了锻造工序还包括组装的工序,两片式和三片式轮毂具有重量更轻的优点,但是其生产工艺复杂、成本昂贵、清洁也较为不容易,一般是应用在豪华车上。 在三瓣式轮毂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其为三件均等的圆弧钢片,故在进行车削加工时,要求三件钢片应同时夹紧于同一圆周内,且每个圆弧钢片必须有三个支承点和三个夹紧点,如此才能确保车削的稳固,由此也给车削夹具带来了挑战,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夹具普遍具有结构复杂、维护困难等缺陷,给生产过程造成了较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能使轮毂车削加工过程更加合理,定位定心准确,并还具有工装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和定位精度高等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中,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第一缸体以及起机械滑动作用的第二缸体,该第二缸体设置在第一缸体的上方,该第一缸体具有可沿三瓣式轮毂轴向运动的活塞杆,该第二缸体具有用于对三瓣式轮毂进行径向定位的多个滑块,该活塞杆与多个滑块传动相连。进一步,上述滑块为沿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六个,第二缸体还具有六根顶杆,每一顶杆与一个滑块相对应,每一滑块上都设置有第一斜导面,每一顶杆上则都设置有可与第一斜导面滑动配合的第二斜导面,该六根顶杆下方均与一定位板相连,该定位板与活塞杆传动相连。进一步,每一滑块上还都固定设置有一个夹紧块和支承块,该夹紧块与支承块均与三瓣式轮毂相抵触。进一步,该第一缸体为一液压缸,该液压缸具有缸体、进油管、出油管、活塞以及活塞杆,该活塞与活塞杆固定相连,该活塞将缸体拆分为进油腔和出油腔,该进油腔与进油管相连通,该出油腔与出油管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利用第一缸体提供动力源,利用第二缸体作为机械滑动作用,即通过第一缸体的活塞杆而将动力传输至第二缸体的滑块上,从而使得滑块发生三瓣式轮毂进行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对三瓣式轮毂的夹紧定位。如此,本技术能使得车削加工过程具有准确地定位和定心,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和维护方便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中第一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第二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削夹具100第一缸体 I 活塞杆11缸体 12 进油管13出油管 14 活塞15第二缸体 2 滑块21第一斜导面 211 顶杆22第二斜导面 221 定位板23夹紧块 24 支承块25固定座 26 连接盘27三瓣式轮毂 200 机床主轴310连接法兰 320 工作台33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100,包括第一缸体I和第二缸体2,该第一缸体I作为整个车削夹具100的动力源,该第二缸体2则起到机械滑动作用,该第二缸体2设置在第一缸体I的上方,该第一缸体I具有可沿三瓣式轮毂200轴向运动的活塞杆11,该第二缸体2具有用于对三瓣式轮毂200进行径向定位的多个滑块21,该活塞杆11与多个滑块21传动相连,即该活塞杆11在三瓣式轮毂200的轴向运动会转化为滑块21在三瓣式轮毂200的径向运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滑块21为沿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六个,第二缸体2还具有六根顶杆22,每一顶杆22与一个滑块21相对应,每一滑块21上都设置有第一斜导面211,每一顶杆22上则都设置第二斜导面221,该第二斜导面221可与第一斜导面211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三瓣式轮毂200的轴向运动转化为径向运动,该六根顶杆22下方均与一定位板23相连,该定位板23与活塞杆11传动相连。为了能对三瓣式轮毂200进行稳定地夹紧,每一滑块21上还都固定设置有一个夹紧块24和支承块25,该夹紧块24与支承块25均与三瓣式轮毂200相抵触。基于三点构成一个圆,故无论其轮毂变不变性,只要进入三个固定定位点内并夹紧后即可自动实现定位,从而能实现将三瓣式轮毂200同时夹紧在同一圆周内,如此使得本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另外,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和维护方便等功效。请继续参照图I和图3所示,作为该第一缸体I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第一缸体I为一液压缸,该液压缸具有缸体12、进油管13、出油管14、活塞15以及活塞杆11,该活塞15与活塞杆11固定相连,该活塞15将缸体12拆分为进油腔和出油腔,该进油腔与进油管13相连通,该出油腔与出油管14相连通;在进油管13中进油液时,将产生推力推动活塞15,并带动活塞杆11向上运动。如图I所示,其中还示出了机床主轴310、连接法兰320以及工作台330,该第一缸体I是通过连接法兰320而固定在机床主轴310上,该活塞杆11则贯穿于该机床主轴310的轴线而与第二缸体2的定位板23相连。如图I和图4所示,该第二缸体2设置在工作台330上,具体是通过固定座26和连接盘27而实现固定在工作台330上。·本技术改变了三瓣式机械加工工艺中车削定位夹紧方法,采用外圆及端面定心定位的工艺方法,同时采用定位滑块21和顶杆22的工装,使轮毂车削加工工艺更加合理,定位、定心准确,工装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定位精度高,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第一缸体以及起机械滑动作用的第二缸体,该第二缸体设置在第一缸体的上方,该第一缸体具有可沿三瓣式轮毂轴向运动的活塞杆,该第二缸体具有用于对三瓣式轮毂进行径向定位的多个滑块,该活塞杆与多个滑块传动相连。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块为沿周向等角度设置的六个,第二缸体还具有六根顶杆,每一顶杆与一个滑块相对应,每一滑块上都设置有第一斜导面,每一顶杆上则都设置有可与第一斜导面滑动配合的第二斜导面,该六根顶杆下方均与一定位板相连,该定位板与活塞杆传动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块上还都固定设置有一个夹紧块和支承块,该夹紧块与支承块均与三瓣式轮毂相抵触。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缸体为一液压缸,该液压缸具有缸体、进油管、出油管、活塞以及活塞杆,该活塞与活塞杆固定相连,该活塞将缸体拆分为进油腔和出油腔,该进油腔与进油管相连通,该出油腔与出油管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第一缸体以及起机械滑动作用的第二缸体,该第二缸体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双缸三瓣式轮毂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第一缸体以及起机械滑动作用的第二缸体,该第二缸体设置在第一缸体的上方,该第一缸体具有可沿三瓣式轮毂轴向运动的活塞杆,该第二缸体具有用于对三瓣式轮毂进行径向定位的多个滑块,该活塞杆与多个滑块传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先强赖安业白辉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