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将坯件与回油隔离的双金属复合冷镦机,包括有滑块、床身、冲模、凹模、铜线裁切机构和银线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床身的下部(21)设有彼此独立的坯件滑道(7)和回油滑道(8),凹模与冲模之间设有隔油围栏(9),隔油围栏将凹模与冲模之间的空间围拢,形成能阻隔机油污染的镦锻空间(10),坯件滑道与隔油围栏的下端出口连通,回油滑道位于隔油围栏的下方,用以承接隔油围栏外表面被拦截的机油。隔油围栏能阻挡冷镦机运动副中的润滑机油在工作过程中溅入镦锻空间内。而坯件在重力作用下跌落,从坯件滑道滑出,以清洁无油的状态脱离冷镦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镦锻出的双金属复合坯件不仅免去了脱油清洗工序,还提高了双金属结合面的粘接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将导电材料铜、银或其合金镦锻成铆钉状的电器触点的双金属复合冷镦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将坯件与回油隔离的双金属复合冷镦机。
技术介绍
在电器制造行业中,各种开关、接触器、继电器、倍率器中广泛使用着被称之为“触点”的配件。触点呈铆钉状,在电器中成对使用,当一对触点接触时,该对触点便成为了导电通路;当该对触点分开时,该对触点便成为了导电断路。历史上,在较长的时间里使用纯银制造触点。伴随着双金属复合技术的诞生,铜、银(含合金)复合触点便成了电器制造业的主流配件。复合触点是以铜为主材的触点,尽管银材料所占比例极低,但其性能与整体纯银触点无异,而其成本仅为整体纯银触点的数分之一。双金属复合冷镦机便是镦锻铜、银复合触点的生产设备。·如一专利号为ZL03229298. 8(公告号为CN2610472Y)的中国技术专利《双金属冷缴复合自动机》披露了这样一种双金属冷缴复合自动机,它由电机、机架、设置在机架上并经传动机构受电机传动的双线送料装置、双线切料装置、移模装置、镦锻装置及顶出装置组成。双线送料装置是将二种金属材料线材经送料轮送入双线切料装置;双线切料装置是将二种被定位的金属材料线材切断,送至模具前,为镦锻做准备;镦锻装置包括初镦和复镦,初镦使工件初变形,复镦使二种金属线材复合变形成为复合触头;移模装置是将初镦模和复镦模上下移动,使之完成初变形和复合成形;顶出装置是将镦锻完成后的工件推出模具。积极效果在于可将二种不同的金属在冷态下复合变形,成为复合触头,节约贵金属,降低触头成本,性能达到原整体贵金属性能。当前触点制造业使用的双金属复合冷镦机均使用机油作为各运动副的润滑剂,尚无例外。机油从机油泵中压出,注入各摩擦面用来满足润滑要求,注入摩擦面的机油从摩擦面缝隙渗出成为回油再次进入机油泵。作为润滑剂的机油在双金属复合冷镦机中遵循着从压力油到回油再到压力油的过程,周而复始。在这个循环过程的同时,作为原材料的铜线、银线被定量切断,通过镦锻,复合成铆钉状的坯件,回油在各运动副的挤压下会溅入镦锻空间,与坯件从同一滑道中滑出。滑道具有一定长度,其末端的浙油筛面能将坯件与回油分离。回油从浙油筛孔中滴下;沾染着机油膜的坯件从浙油筛面上滑落,坠入成品箱。该坯件欲成为电器制造业的触点,则必须通过脱油处理工序去除其上的油膜。使用上述双金属复合冷镦机生产的铜、银(含合金)复合触点由于机油沾染的原因,铜、银(含合金)结合面的粘接力不稳定。其影响因素有三镦锻过程中有机油溅入结合面;坯件上沾染的机油油膜渗入结合面;坯件作脱油处理时,溶剂及高温影响结合面。尽管双金属复合冷镦机的用户对“隔油镦锻”设备有很高的期待,但至今未止,专利技术人仍未检索到有关设备制造企业关注“隔油镦锻”技术的报导,也未检索到“隔油镦锻”技术方面的专利文献。因而,现行的复合触点生产仍停留在“混油镦锻”、“镦后脱油”的传统技术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双金属复合冷镦机,该冷镦机给铜线和银线提供了清洁的镦锻空间,确保镦锻出的产品与机油完全隔离,防止产品被机油污染。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将坯件与回油隔离的双金属复合冷镦机,包括有滑块、床身、冲模、凹模、铜线裁切装置和银线裁切装置,凹模固联在床身的前部;滑块被床身上的导轨所约束而构成仅能前后滑移的移动副,冲模固联在滑块上;铜线裁切装置与床身组成能左右滑移的移动副,该刀可将作为原材料之一的铜线定量切断,并送至凹模的型腔处,银线裁切装置与床身组成移动副,该刀可将作为原材料之二的银线定量切断,并送至凹模的型腔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的下部设有彼此独立的坯件滑道和回油滑道;所述凹模与冲模之间设有由数块板料所围成的隔油围栏,该隔油围栏将凹模与冲模之间的空间围拢形成能阻隔机油污染的镦锻空间,在该镦锻空间内,所述铜线和银线被冲模与凹模镦锻施压复合成为坯件,所述坯件滑道与隔油围栏的下端出口连通用以承接从镦锻空间跌落的坯件,所述回油滑道位于隔油围栏的下方用以承接附着在隔 油围栏的外表面并顺势下流的机油。上述隔油围栏至少具有后壁、溜坯面、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位于后壁的左右两侧并向前延伸,溜坯面位于后壁的下方并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底边连接,所述凹模位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所述后壁的上边开有供冲模穿过的缺口,所述溜坯面伸入坯件滑道内并与坯件滑道的底面固联,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前边沿则与床身的内前壁接触,所述铜线裁切装置中的铜线切刀擦着右侧壁的上边沿穿过,所述银线裁切装置中的银线切刀擦着左侧壁的上边沿穿过。隔油围栏的后壁主要起到阻挡移动副中的机油在工作过程中溅入镦锻空间内,而左侧壁和右侧壁一方面防止机油飞溅进入凹模与冲模之间的镦锻空间,另一方面防止镦锻成型时坯件迸弹逃逸出隔油围栏,进一步避免坯件沾有机油。上述坯件滑道与回油滑道的出口方向彼此反向,其中,坯件滑道的出口向前伸出床身的前侧壁,回油滑道的出口向后伸出床身的后侧壁,回油滑道位于坯件滑道的下方。该坯件滑道与回油滑道设置方式最为合理,更能保证坯件不会被机油污染。当然坯件滑道与回油滑道还可采用以下方式设置上述坯件滑道与回油滑道的出口方向相同,即坯件滑道与回油滑道的出口均向前伸出床身的前侧壁,同时回油滑道位于坯件滑道的下方,两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上述坯件滑道与回油滑道的出口方向互成一定角度分布,其中,坯件滑道的出口向前伸出床身的前侧壁,所述回油滑道的出口侧向伸出床身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综上所述,坯件滑道与回油滑道的出口可以是同方向,亦可是异方向,还可以是成一定角度分布,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为有效回收机油,巧妙储藏机油,上述床身的下部具有基座,基座内具有储油池,基座的上端面为外四周高中间低的导油斜面,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回油座,回油座的内腔与基座内的储油池连通,回油座的侧壁上开有回油口,基座的后部将储油池内的机油抽出的机油泵。隔油围栏的外表面能有效阻挡机油进入其内,被其阻挡的机油附着在隔油围栏的外表面并顺势下流,进而滴下,滴落在回油滑道上,顺着回油滑道的斜面,这些机油流淌到基座的上端面上,机油顺着导油斜面通过回油座的回油口进入储油池内,这些回流的机油通过机油泵再次被压入油路系统,循环使用的机油满足了各摩擦面的润滑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隔油围栏所围成的镦锻空间内,凹模与冲模的镦锻动作将两种金属复合,镦锻成为铆钉状的坯件,隔油围栏能有效阻挡移动副中的机油在工作过程中溅入镦锻空间内,被阻挡的机油沿隔油围栏外表面顺势下流,滴落在回油滑道上,而坯件在重力作用下跌落,通过隔油围栏的下端出口堕入坯件滑道,从坯件滑道滑出,以清洁无油的状态脱离双金属复合冷镦机,这种干净的坯件可以直接装配电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脱油清洗工序,这样不仅节约了工时、省去了脱油溶剂的消耗,而且提高了双金属结合面的粘接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环保的三重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机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机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油围栏、坯件滑道、回油滑道和床身下部的位置图(前侧视);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隔油围栏、坯件滑道、回油滑道和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将坯件与回油隔离的双金属复合冷镦机,包括有滑块(1)、床身(2)、冲模(3)、凹模(4)、铜线裁切装置(5)和银线裁切装置(6),凹模(4)固联在床身(2)的前部;滑块(1)被床身(2)上的导轨所约束而构成仅能前后滑移的移动副,冲模(3)固联在滑块(1)上;铜线裁切装置(5)与床身(2)组成能左右滑移的移动副,该铜线裁切装置(5)可将作为原材料之一的铜线定量切断,并送至凹模(4)的型腔处,银线裁切装置(6)与床身(2)组成移动副,该银线裁切装置(6)可将作为原材料之二的银线定量切断,并送至凹模(4)的型腔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2)的下部(21)设有彼此独立的坯件滑道(7)和回油滑道(8);所述凹模(4)与冲模(3)之间设有由数块板料所围成的隔油围栏(9),该隔油围栏(9)将凹模(4)与冲模(3)之间的空间围拢形成能阻隔机油污染的镦锻空间(10),在该镦锻空间(10)内,所述铜线和银线被冲模(3)与凹模(4)施压复合成坯件,所述坯件滑道(7)与隔油围栏(9)的下端出口连通用以承接从镦锻空间跌落的坯件,所述回油滑道(8)位于隔油围栏(9)的下方用以承接附着在隔油围栏(9)的外表面并顺势下流的机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大勇,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海鹰冷镦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