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09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涉及紫铜异型材的挤压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方的机架(5);在工作台(1)上面安装有下模(2),机架(5)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位于下模(2)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紫铜金属异型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两个液压缸以连接进行挤压操作,提高了紫铜金属异型材加工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紫铜异型材的挤压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型材(section bar)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紫铜异型材做为新型材料目前大量应用,在生产时需要在型材的表面挤压不同造型,加工时需要多次挤压,现有的挤压机只能安装一种模具,一次挤压加工只有完成一个造型,要将紫铜型材加工成型,需要多次挤压,生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本技术解决了紫铜金属异型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包括工作台I和安装在工作台I上方的机架5 ;在工作台I上面安装有下模2,机架5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位于下模2正上方。本技术的优点采用两个液压缸以连接进行挤压操作,提高了紫铜金属异型材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工作台I、下模2、第一上模3、第二上模4、机架5、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包括工作台I和安装在工作台I上方的机架5 ;在工作台I上面安装有下模2,机架5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位于下模2正上方。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I)和安装在工作台(I)上方的机架(5);在工作台(I)上面安装有下模(2),机架(5)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J),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位于下模(2)正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涉及紫铜异型材的挤压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方的机架(5);在工作台(1)上面安装有下模(2),机架(5)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位于下模(2)正上方。本技术解决了紫铜金属异型材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优点采用两个液压缸以连接进行挤压操作,提高了紫铜金属异型材加工效率。文档编号B21C23/21GK202701006SQ20122034315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姜玲 申请人:江西坤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连续挤压生产超大面积紫铜异型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和安装在工作台(1)上方的机架(5);在工作台(1)上面安装有下模(2),机架(5)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6)和第二液压缸(7)活塞杆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第一上模(3)和第二上模(4)位于下模(2)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坤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