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增荣专利>正文

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88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冷却装置,它于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内装置一适配的圆锥台,该圆锥台中央设钢液通道,圆锥台内环绕钢液通道呈锥状布设一冷却介质输送管。它因采取在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内设置一布设有冷却介质输送管的圆锥台的技术方案,不但克服了现有使用的冷却式铜合金中间包下水口要求生产条件苛刻,生产成本昂贵,无法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和推广的缺陷,而且克服了现有普通冷却式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因无法调节与降低钢液过热度,至使连铸钢生产过程中铸坯质量与产量无法同时得到解决的难题。它能适时调整冷却介质且不会影响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处的工作质量。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适于各类连铸生产中连铸中间包下水口的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内设有圆锥台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连续铸钢生产中使用的连铸中间包下水口的冷却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适宜的浇注温度能保障连铸生产中铸坯的质量,在如何降低中间包下水口处的钢液过热度,即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处的冷却温度控制,成为连铸生产中铸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现有使用的冷却式中间包下水口是以铜合金为材料制成的,它的不足之处是要求生产条件苛刻,生产成本昂贵,无法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和推广。而普通冷却式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又无法调节与降低钢液过热度,影响了连续铸钢生产过程中铸坯的质量与产量,大大增加了能耗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提高铸坯生产质量又能降低铸坯生产成本的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冷却装置,于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内装置一适配的圆锥台,该圆锥台中央设钢液通道,圆锥台内环绕钢液通道呈锥状布设一冷却介质输送管。为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措施是所述输送管的进口与出口均设置在圆锥台顶面。所述输送管的进口设置在圆锥台顶面,出口设置在圆锥台底面。所述输送管的布设形式有至少三种,它们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中间包下水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铸中间包下水口(1)内装置一适配的圆锥台(2),该圆锥台(2)中央设钢液通道(22),圆锥台(2)内环绕钢液通道(22)呈锥状布设一冷却介质输送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增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