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增荣专利>正文

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745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包括套设在外传热室内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为圆筒状且顶部设置密封的法兰板,该法兰板的中心设置喷气孔,该燃烧室筒体底部为非密封结构;所述外传热室呈中空的筒体状且底部设置加热管;所述燃烧室与外传热室之间设置有空气管盘架;所述空气管盘架包括均匀呈环形设置在燃烧室筒体周围的压缩空气管组;所述压缩空气管组上端连通进气管,下端连通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加热管内。其热传导效率高,胎模整体加热更为均匀可靠,变形小,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
,具体涉及到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
技术介绍
在连铸中间包的成型作业中,需要对胎模进行加热以便中间包隔热层的整体成型,目前常用的加热形式有两种:一种结构形式是将烧嘴设在胎模的上方,通过燃烧通道或火箱将热量传到中间包胎模的底部和四周;另一种结构形式是将燃气管路及烧嘴直接伸进中间包胎模内部对中间包胎模的底部和四周加热;这两种结构形式均存在以下问题:①在燃烧通道或火箱正对的包底区域温度高,而在长度方向的包壁温度不足;②由于烧嘴一般位于胎模的上方,使胎模上部区域的温度过高,而热量传递到胎模底部的难度大,因加热不均匀导致对中间包隔热层的烘烤效率不好;③由于胎模的底部和四周受热不均匀,导致胎模容易变形,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其热传导效率高,胎模整体加热更为均匀可靠,变形小,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包括套设在外传热室3内的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为圆筒状且顶部设置密封的法兰板11,该法兰板11的中心设置喷气孔12,该燃烧室1筒体底部为非密封结构;所述外传热室3呈中空的筒体状且底部设置加热管31;所述燃烧室1与外传热室3之间设置有空气管盘架7;所述空气管盘架7包括均匀呈环形设置在燃烧室1筒体周围的压缩空气管组9;所述压缩空气管组9上端连通进气管10,下端连通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位于加热管31内。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1的筒体下方水平设置有火焰冲击板16;所述火焰冲击板16位于压缩空气管组9围成的腔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火焰冲击板16为圆盘盖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管盘架7包括顶端的空心气室盘8,所述压缩空气管组9均匀呈环形设置在空心气室盘8底端;所述空心气室盘8顶端设置有进气管10,中心设置有安装孔81。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气室盘8设置在燃烧室1的法兰板11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14位于加热管31中心;所述出气管14下端口所处水平面高于加热管31下端口所处的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外传热室3的顶部设置有法兰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三层导热结构并经加热管道将燃烧室的热量传导给中间包胎模内壁进行加热作业,避免了火焰直接对中间包胎模局部加热,使中间包胎模工作层受热均匀,减少了胎模的变形,提高了胎模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在燃烧室与外传热室之间设置了空气管盘架,从进气管通入压缩空气,使得燃烧室内燃烧的高温气体能快速的对压缩空气管组进行加热,使得被加热的压缩空气从出气管冲出,由于出气管端口面位于加热管内,因此被加热的压缩空气出来时能在出气管与加热管的腔体中间形成负气压,对整个燃烧室内的气体形成一种抽吸效果,大大提高了热量传导效率,促使热量能最大化传递到胎模底部,大大提高对中间包隔热层的烘烤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在压缩空气管组围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火焰冲击板,火焰冲击板位于燃烧室筒体下方水平设置,可以使得燃烧室的火焰从筒体下端冲出来后均匀向四周扩散,对压缩空气管组实现均匀快速的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连铸中间包成型配套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空气管盘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俯视图。图5为空气管盘架剖视图。图6为中间包胎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室;3、外传热室;5、排气管;6、中间包胎模;7、空气管盘架;8、空心气室盘;9、压缩空气管组;10、进气管;11、法兰板;12、喷气孔;13、连接腔;14、出气管;15、支架;16、火焰冲击板;31、加热管;8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包括套设在外传热室3内的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为圆筒状且顶部设置密封的法兰板11,该法兰板11的中心设置喷气孔12,该燃烧室1筒体底部为非密封结构;所述外传热室3呈中空的筒体状且底部设置加热管31;所述燃烧室1与外传热室3之间设置有空气管盘架7;所述空气管盘架7包括均匀呈环形设置在燃烧室1筒体周围的压缩空气管组9;所述压缩空气管组9上端连通进气管10,下端连通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位于加热管31内。优选的,所述燃烧室1的筒体下方水平设置有火焰冲击板16;所述火焰冲击板16位于压缩空气管组9围成的腔体内。优选的,所述火焰冲击板16为圆盘盖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空气管盘架7包括顶端的空心气室盘8,所述压缩空气管组9均匀呈环形设置在空心气室盘8底端;所述空心气室盘8顶端设置有进气管10,中心设置有安装孔81。优选的,所述空心气室盘8设置在燃烧室1的法兰板11下方。优选的,所述出气管14位于加热管31中心;所述出气管14下端口所处水平面高于加热管31下端口所处的水平面。优选的,所述外传热室3的顶部设置有法兰环。工作原理:火焰从喷气孔12喷入,从燃烧室1筒体下端冲出后,冲击在火焰冲击板16上,火焰在火焰冲击板16的导向作用下,均匀向四周扩散分布在外传热室3的腔体内,均匀对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压缩空气管组9进行加热,压缩空气从进气管10进入,在压缩空气管组9内加热后,从下端的出气管14冲出,由于出气管14冲出的热压缩空气流速非常快,而外传热室3内的燃烧气体从加热管31喷出速度偏慢,并且由于出气管14端口面位于加热管31内部,因此使得被加热的压缩空气出来时能在出气管14与加热管31的腔体中间形成负气压,对整个燃烧室1内的气体形成一种抽吸效果,大大提高了热量传导效率,促使热量能最大化传递到胎模底部,大大提高对中间包隔热层的烘烤效率。如图6所示,为连铸中间包胎模的外形结构示意图,该连铸中包胎膜采用高级优质45#钢板材料焊接成型,其内部为中空并对内部加热管道的布局结构经专业设计,使内部热流场可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可以使连铸胎膜整体加热更为均匀可靠,温控平台稳定且容易控制,安全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方便实现无人操作远程监控;本专利技术燃烧器一般设置于连铸中间包胎模的两端,燃烧室的底部置于连铸中间包胎模内,而燃烧室顶部的法兰板与连铸中间包胎模顶部密封连接,中间包胎模上端设置有排气管5用于排出气体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外传热室(3)内的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为圆筒状且顶部设置密封的法兰板(11),该法兰板(11)的中心设置喷气孔(12),该燃烧室(1)筒体底部为非密封结构;所述外传热室(3)呈中空的筒体状且底部设置加热管(31);所述燃烧室(1)与外传热室(3)之间设置有空气管盘架(7);所述空气管盘架(7)包括均匀呈环形设置在燃烧室(1)筒体周围的压缩空气管组(9);所述压缩空气管组(9)上端连通进气管(10),下端连通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位于加热管(31)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2 CN 20161062987801.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外传热室(3)内的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1)为圆筒状且顶部设置密封的法兰板(11),该法兰板(11)的中心设置喷气孔(12),该燃烧室(1)筒体底部为非密封结构;所述外传热室(3)呈中空的筒体状且底部设置加热管(31);所述燃烧室(1)与外传热室(3)之间设置有空气管盘架(7);所述空气管盘架(7)包括均匀呈环形设置在燃烧室(1)筒体周围的压缩空气管组(9);所述压缩空气管组(9)上端连通进气管(10),下端连通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位于加热管(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压缩空气管的连铸中间包胎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的筒体下方水平设置有火焰冲击板(16);所述火焰冲击板(16)位于压缩空气管组(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增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