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敏专利>正文

清洁肠道可视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801 阅读:4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涉及一种清洁肠道可视肛管及其导入方法,该清洁肠道可视肛管包括用于传输灌肠液的肛管管体和内窥镜,所述肛管管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前端设有清洗出口,后端设有注液口;内窥镜前端穿插于所述肛管管体内,从其后端注液口插入至其前端清洗出口,该可视肛管能够清楚准确地判断肛管的插管是否已到达合适的位置,内窥镜的引导准确、安全,使肛管的插入准确、方便快捷、操作直观,待达到患者体内病灶部位,即可进行拍摄灌肠前的照片或进行灌肠,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医疗质量。该可视肛管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同时方便教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清洁肠道可视肛管的导入方法,简单方便,清洁肠道的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涉及一种清洁肠道可视肛管
技术介绍
清洁肠道是结直肠术前常规护理准备,肠道清洁的程度可直接影响手术操作的效果。而清洁灌肠是常用清洁肠道的护理操作方法,此操作方法是通过一根肛管经肛门直接灌入液体,软化粪块,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彻底清除滞留在肠道中的粪便,肠道清洁的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操作。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肛管长约3 4cm,直肠长约12 15cm,乙状结肠长约 40 50cm,直肠是受刺激较敏感的部位,而结肠敏感性较直肠差。正常人的直肠内通常是没有粪便的,粪便一般在乙状结肠内储存,当肠蠕动时粪便排入直肠,直肠壁受到机械性刺激就会引起排便反射。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肛管长度较短,且不易观察和控制插入深度,一般插入深度为15 20cm,使药物仅作用于直肠,药液达不到乙状结肠以上的高位,直肠壁受到粪便或灌肠液的刺激后很容易发生冲动,引起强烈的排便反射,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引起灌肠液外溢现象,达不到清洁肠道的效果。近年来,临床上探索将肛管插入深度增至30 cm,肛管位置达乙状结肠中段,避免了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增加药物接触面积,使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显著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肠道可视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输灌肠液的肛管管体和内窥镜,所述肛管管体由柔性材料制成,前端设有清洗出口,后端设有注液口;内窥镜前端穿插于所述肛管管体内,从其后端注液口插入至其前端清洗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樊光辉聂雷霞金炜东徐婷婷罗琴胡帆周道裕
申请(专利权)人:张敏樊光辉周道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