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便于紧急救援的柔性绑固变形担架。
技术介绍
自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天灾人祸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上演,如地震、水灾、火灾、冰灾、矿难、车祸等。灾难发生时,抢救生命是当务之急。由于伤员的受伤程度不同,而急性脊柱脊髓损伤、脑外伤、四肢外伤、内脏损伤等创伤比较常见。目前,我国急性创伤病人从事故现场转运到医院,伤员的运输工具只能用普通担架和汽车,由于担架不制动,加之汽车的颠簸极易造成伤员的二次损伤。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约70%为不完全性损伤,可是在抢救过程中因搬运不当,极有可能使伤者造成二次损伤,使不完全性损伤演变成完全性损伤,最终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终身残废。 综上所述,加上我们对韶关市钢铁集团附属医院调查、网络搜索以及对专业医师的咨询,我们了解到急性创伤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所以保证伤者在搬运中的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据调查,目前对于突发灾害现场救援,救援工作者对急性创伤病人的处理,普遍采用夹板或石膏对其伤处进行绑固。夹板固定法用扎带或绷带把木板、竹板、硬纸或塑料制成的夹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绑固变形担架,包括担架,其特征是:对手臂实施固定的柔性绑固组件位于担架中前部,对大腿实施固定的柔性绑固组件位于担架中部,对小腿实施固定的柔性绑固组件位于担架中后部,柔性绑固组件包括气囊、固定网、魔术贴和压力表,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压力表,固定网粘贴在气囊的外侧,在固定网的两端连接有魔术贴,气囊采用硅橡胶片通过橡胶水粘贴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耘亚,常珺,蔡滢,曾凡耀,郑文趁,郭洁鹏,邱伟连,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