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钓鱼用的鱼竿,特别是一种内走线的无夹角多用鱼竿。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钓杆先由线轮出线,再由每节外的导眼穿出,引至竿尖,由竿尖出线,然后系钩挂饵垂钓。这种钓竿的缺点是附在竿身上的渔线极易缠绕,尤其是夜钓,渔线常常挂缠其他物体,让垂钓者十分麻烦。而采用内走线钓竿,是由线轮(飞钓轮,手拨轮)放线,再由钓竿尾盖后部穿入,进钓竿管内至竿尖,由竿头出线,然后系钩挂饵垂钓。因此,渔线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内走线鱼竿的钓线阻力还是较大,相对对于钓线的使用寿命还是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夹角多用鱼竿,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钓线在收放线时的阻力。进一步的,通过不同的锁紧接头和变径接头可以连接不同直径的竿体或手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夹角多用鱼竿,包括竿体,收线轮上设有走线口,壳体的圆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竿体尾部并使钓线穿过的走线口,所述的收线轮中,转轮可旋转的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走线口的轴线偏离壳体的轴线。所述的走线口以内切的方式与壳体连通,走线口上设有内螺纹和/或外螺纹。走线口通过变径接头或锁紧接头与竿体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夹角多用鱼竿,包括竿体(8),收线轮(1)上设有走线口(2),壳体(101)的圆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竿体(8)尾部并使钓线穿过的走线口(2),所述的收线轮(1)中,转轮(105)可旋转的安装在壳体(101)内,其特征是:所述的走线口(2)的轴线偏离壳体(101)的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