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34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键开关结构,能够将键开关的宽度缩窄。分别独立地配置第一支承部件(22)、第二支承部件(23)和第三支承部件,所述第一支承部件(22)具有旋转销(22d、22e)和滑动销(22a、22b),所述第二支承部件(23)具有旋转销(23e、23f)和滑动圆柱部(23a),所述第三支承部件具有支轴部(24a)和被保持成能够滑动的末端部(24d、24e)。键顶(21)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被这些支承部件(22、23、24)支承,各支承部件的至少一边的长度被设定为小于等于橡胶圆点(27)的配置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个人计算机等中使用的键开关的结构,特别是涉及在薄型、小型的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键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用于可搬型的个人计算机等的键盘中,确保如下的所谓操作性按下键顶的哪个部分都使键顶在不倾斜的情况下下降。为此,在以往的键开关结构中,在键顶的下部具备连杆机构。作为在键顶的下部具备连杆机构的键开关结构,有例如日本特开2001-229764号所公开的键开关结构。 在图16中示出了上述文献所公开的以往的具备连杆机构的键开关结构。在图16中,以往的键开关10由下列部件构成键顶11 ;以能够相对于键顶11旋转的方式设置的第一连杆部件12 ;以能够相对于键顶11滑动的方式设置的第二连杆部件13 ;橡胶圆点(弹性复位部件)14,其通过键顶11被按下而弯曲,当按下力被排除时该橡胶圆点14使键顶11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保持第一、第二连杆部件12、13的保持器15 ;在橡胶圆点14的正下方具有接点部16a的薄膜片16 ;以及用于固定保持器15的背板17。连杆机构由第一连杆部件12和第二连杆部件13构成。此外,在背板17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压出部17a,该压出部17a进入到形成于薄膜片16的透孔16b中。此外,在保持器15的下部形成有熔敷用销15a,该熔敷用销15a进入到在背板17的压出部17a形成的孔17b中。在熔敷用销15a进入到孔17b中的状态下,背板17隔着薄膜片16而熔敷于保持器15。在上述的键开关结构中,即使在按下键顶11的端部的情况下,也利用由第一、第二连杆部件12、13构成的连杆机构使键顶11在维持水平状态的同时下降。例如,在按下图16中箭头A所示的键顶11的端部的位置时,首先,第一连杆部件12的右端部下降。第一连杆部件12的左端部向左侧移动。由此,第一连杆部件12的中央部下降,在中央部与第一连杆部件12连结的第二连杆部件13也下降。由于第二连杆部件13的下降使键顶11的左端部也下降。这样,即使按下键顶11的端部,键顶11也在保持水平状态的状态下下降,由此,不存在由按下位置引起的操作感的差异,即,确保了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键开关结构中,由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构成的连杆结构以围绕橡胶圆点的方式配置。即,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在水平方向上重叠的部分位于橡胶圆点的两侧。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用于在橡胶圆点的两侧配设连杆机构的更宽的空间,难以缩窄键开关的宽度。此外,在以往的键开关结构中,由于能够使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部件和第二连杆部件中的一个连杆部件的保持器侧滑动、并且使另一个连杆部件的键顶侧滑动,因此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按下键顶时,键顶一边向水平方向偏移一边下降。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的键开关结构中,按下键顶而导通接点,并利用复位部件使键顶回到原来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开关结构具备多个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将所述键顶支承为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多个支承部件各自至少一边的长度形成为小于等于所述复位部件的配置直径。也可以在多个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件设置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将未按下时的键顶保持在水平状态。并且,也可以设置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限制多个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件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偏移,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键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构成为支承部件不配设在复位部件的周围,能够提供宽度窄的键 开关。此外,通过在多个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件设置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将未按下时的键顶保持在水平状态,从而能够将未按下时的键顶保持在水平状态。此外,通过设置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限制多个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承部件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偏移,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键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部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构成为在按下键顶时键顶不会发生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移的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键开关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键开关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支承部及其周边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支承部及其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示出第二支承部件及其周边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第二滑动保持部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第三支承部件及其周边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第一保持器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第二保持器的俯视图。图10是示出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的固定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示出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和第三支承部件与橡胶圆点的大小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第一支承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3是示出第二支承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第三支承部件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5是示出实施例二的键开关的俯视图。图16是示出以往的具备连杆机构的键开关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一的键开关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一的键开关结构的侧视图。实施例一在图I、图2中,实施例一的键开关20具有键顶21 ;将键顶21支承为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支承部件22、第二支承部件23和第三支承部件24 ;保持第一支承部件22和第三支承部件24的第一保持器25 ;保持第二支承部件23和第三支承部件24的第二保持器26 ;当按下键顶21时则弯曲、当按下力排除时则使键顶21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橡胶圆点(复位部件)27 ;以及在橡胶圆点27的正下方具有未图示的接点部的薄膜片28 ;和背板29。再者,在图I中,为了方便说明,用虚线示出了键顶21。在键顶21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滑动保持部31a、31b、一对第二滑动保持部32a、32b和一对旋转保持部33a、33b。如图I、图3所示,第一滑动保持部3la、3Ib具有槽部31c、31d,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22的一个端部的两侧面的滑动销22a、22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槽部31c、31d卡合,在键顶21被按下时和从按下状态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滑动 销22a、22b在槽部31c、31d内滑动。此外,利用滑动销22a、22b的末端部分别对槽部31c、31d的外侧壁31ca、31da进行位置限制,由此,键顶21在图I所示的箭头Y方向被限制位置。再者,图3是示出第一支承部件及其周边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第一支承部件及其周边的放大俯视图。在图3、图4中,第一滑动保持部31a、31b的上部分别向键顶21的箭头Y方向的中央方向延长,在键顶21未按下时,形成于第一支承部件22的端部的倒角部22c (图3所示)与该延长部31e、31f的下表面面接触。由于倒角部22c与延长部31e、31f的下表面面接触,因此,键顶21在未按下时在稳定的状态下被保持位置。在第一支承部件22的另一个端部的两侧面形成有旋转销22d、22e,旋转销22d、22e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嵌入于在第一保持器25形成的槽部25a、25b中。由于旋转销22d、22e的末端部分别被槽部25a、25b的里壁25aa、25ba限制位置,因此,第一支承部件22在图I所示的箭头Y方向被限制位置。在第一支承部件22的另一个端部末端侧设置有突起部22f。如图3所示,突起部22f限制第一支承部件22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茂
申请(专利权)人: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