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纱机和监测络纱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7472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多根纱线卷绕成各纱筒的络纱机和一种用于控制和/或监测一这样的络纱机的方法。络纱机具有两个悬伸的筒管锭子(3.1,3.2),所述筒管锭子保持在一可转动支承的筒管转塔(1)上。各筒管锭子通过筒管转塔交替地引导至络纱区域内和交换区域内,其中,筒管锭子在络纱区域内与加压辊(6)共同作用。加压辊保持在可移动的辊支架(20)上。为了控制和监测在各筒管锭子上产生的振动,设置一测量装置(11)。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测量装置具有固定的间距传感器(11.1、11.2),其与在可移动的构件中的一个上构成的间距轮廓(13)共同作用。对此通过筒管锭子的振动激励的构件振动作为构件相对机架的位置变化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络纱机,该络纱机用于将纱线卷绕成各纱筒和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6和2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监测和/或控制络纱机的方法。由WO 1996/033939已知一类属的络纱机和一类属的用以控制和监测络纱机的方法。已知的络纱机在纺纱设备中用于卷绕新纺成的合成纱线。通常将一组纱线在纺织和拉伸以后共同并行卷绕成各纱筒。为此络纱机具有两个悬伸的筒管锭子,它们相互位错地保持在一可转动的筒管转塔上。通过筒管转塔在一络纱区域内和在一交换区域内交替地引导各筒管锭子。在保持于络纱区域的筒管锭子上将各组纱线并行并排卷绕成各纱筒。在此,筒管锭子与一加压辊共同作用,该加压辊贴紧卷绕的纱筒的圆周。加压辊保持在一可移动的辊支架上,该辊支架在这种情况下随纱筒的增大实施偏移运动。各纱筒并排保持在筒 管锭子上,在这样的熔体纺丝过程中达到高的纱线运行速度,其可以为高于6000m/min。对此以下述转速驱动保持于络纱区域的筒管锭子,该转速产生各纱筒的一基本上恒定的圆周速度并从而一恒定的卷绕速度。按照纱筒的直径在卷绕纱线时在一约2000U (转)/min直到约30000U/min的转速范围内驱动筒管锭子。因此在这样高的转速下在筒管锭子上的最小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不期望的振动。虽然基本上已知,筒管锭子无纱筒加载时首先给予动力平衡,但不能获知在卷绕过程期间因纱线张力变化在纱筒的建立时引起的意外的干扰。为了获知在运行中在各筒管锭子上产生的振动,已知的络纱机具有一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对于每一筒管锭子具有一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直接设置在筒管锭子的一锭子支架上。测量信号通过一转动传递装置或通过无线电信号传向一测量站,在该测量站中可实施测量信号的一评价。已知的络纱机和已知用于监测络纱机的方法基于下述内容,将测量信号从上面保持各筒管锭子的转动的筒管转塔传向一固定的测量站。在此,不可避免的是附加的干扰影响,其一方面直接由振动激励引起而另一方面因外来影响产生作用。但为了监测一筒管锭子还已知其他的系统,例如描述于DE 101 56454 Al中的系统。在已知的络纱机中为每一筒管锭子配置一间距传感器,以便监测一在一卡盘与筒管锭子的一轴之间的间距。在此将间距传感器的测量信号同样无接触地从筒管转塔传向一固定的测量站。因此在这里由于从一转动的构件向一固定的测量站的信号传递的干扰影响也是可能的。此外由DE 100 46 603已知一种络纱机,其中加压辊保持在一可枢转的摇杆上,在该摇杆上作用一用于减振的减振机构。经由一控制装置可调地构成减振机构,其中,控制装置耦联于一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固定在摇杆上,从而减振机构根据摇杆的当前的振动状态是可调的。因此在已知的络纱机中通过一振动传感器获取摇杆上的振动,以便在纱筒的卷绕过程中改变加压辊的稳固性。但在此不被许可的振动状态没有被识别出并且只导致系统的加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构成一种开头所述型式的类属的络纱机和一种用监测一这样的络纱机的方法,从而各筒管锭子的不被许可的振动的不易受干扰的和可靠的确定是可能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测量装置在络纱机内以尽可能高的功能度运行可靠地构设。该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对于络纱机这样达到,即测量装置具有一位置固定的间距传感器并且在其中一个可移动的构件上构成一间距轮廓,其与间距传感器无接触地共同作用。对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监测络纱机的方法这样提供解决方案,即在纱筒的卷绕过程中,无接触测量在机架内的可移动保持的构件中的一个的由其中一个筒管锭子的振动弓I起的位置变化。 通过诸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进一步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振动的测量转移到络纱机的一区域内,在该区域内不需要测量信号的转动传递。在此,本专利技术利用这样的见解,即在一筒管锭子上发生的振动经由筒管锭子的支承部和加压辊的支承部传向在机架中可移动保持的构件。按照筒管锭子上振动的振幅和频率在涉及的构件上产生一振动激励,这样的构件振动导致,在短的时间间隔内改变构件在机架中的位置。可以有利地通过一在机架中固定保持的间距传感器无接触测量这样的振动式的位置变化。从测得的构件振动接着可以直接导出筒管锭子的振动状态。构件上的间距轮廓对此相应于构件相对于机架的一运动轨道。这样通用的是,这样的构件可以作为滑座直线地引导或作为转子或摇杆在一圆轨道上引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在于,振动识别不取决于在振动传感器与振动的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振动的无接触获知避免这样的易受干扰的用于建立在振动传感器与构件之间接触的连接。在此,间距传感器可以有利地固定于机架的具有较少受振动危害的区域内。筒管转塔作为各筒管锭子的支承座特别适合作为可移动的构件,以便探测在络纱区域内保持的筒管锭子的振动。为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有利的进一步构成在筒管转塔上构成一环绕的间距轮廓。间距轮廓与间距传感器形成一测量间距,该测量间距通过间距轮廓的选择确定。为了独立于筒管转塔的位置为振动识别实施一间距测量,按照一有利的进一步构成设定,相对于筒管转塔的转动轴线旋转对称地构成间距轮廓。由此可以甚至在筒管转塔的固定的状态下而且在其转动的状态下实施测量。但作为替代也存在下述的可能性,即,相对于筒管转塔的转动轴线旋转不对称地构成间距轮廓。由此存在下述的可能性,将筒管转塔的相应的转角包含在振动的获知中,这样对于筒管转塔的每一转角,在间距传感器与间距轮廓之间设定一不同的静态间距。为了实施卷绕过程的特别关键的区域、例如临近一卷绕行进的结束,本专利技术的该进一步构成是特别有利的。与之相应地在筒管转塔处于非关键的区域的状态下可以不实施测量。为了特别可以实施已存在的络纱机的一监测,优选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构成,其中在间隔环上构成间距轮廓并且间隔环保持在筒管转塔上。这样间隔环可以无困难地事后固定在一筒管转塔上。在间隔环上优选通过其成型确定间距轮廓。但基本上也存在下述的可能性,即,将间距轮廓不对称地构成在间隔环上。但优选将间隔环构成圆形的并且同心或偏心于筒管转塔的转动轴线设置。由此间隔环的外轮廓可以直接用作为间距轮廓。为了尽可能精确地在筒管转塔上确定转塔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构成是特别有利的,其中,测量装置具有一第二间距传感器,其中,以90°角度相互位错地设置两个间距传感器。因此可将各间距传感器的两测量信号用于明确地确定转塔振动。但替代性地也存在下述可能性,探测辊支架的支架振动,在该辊支架上保持有加压辊。为此,本专利技术设置下述的变型方案,其中,将间距轮廓构成在辊支架上。辊支架可以构成为具有一直线运动轨道的滑座或构成为具有一圆形运动轨道的摇杆。对于辊支架由一摇杆构成的情况,按照一有利的进一步构成设定,间距轮廓构成在一探头板上,该探头板固定于摇杆上的一枢转轴的附近。由此虽然监测摇杆的一较小的枢转半径,但具有在探头板的间距轮廓上较小的轮廓偏差的优点。从而可能的是,利用探头 板上平坦的间距轮廓。优选以短的间距垂于间距轮廓定位间距传感器。在此这样选择在间距传感器与间距轮廓之间的间距,从而即使在构件振动的最大振幅情况下也不发生在间距轮廓与间距传感器之间的接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有利的进一步构成,测量装置连接于一控制装置,在该控制装置中一评价单元分析和转换测量信号。在此可以建立与对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勒夫勒A·布伦贝格R·厄斯特温德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