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频双路径前馈型带通调制器,属于中频数字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现代射频接收机在朝着将中频信号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数字电路系统处理信号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希望能在数字域处理更多的信号。这能够将基带信号处理任务转移到数字域,适合通讯系统多模式的工作方式,有利于通信终端更好的适应通信技术的演进发展。带通sigma-delta调制器能够完成中频窄带信号 的转换,将射频接收机中的模拟信号数字化,以便后级系统继续处理。带通sigma-delta调制器的主要有反馈型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和前馈型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目前人们对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在反馈型带通调制器电路方面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实现形式。然而基于单延迟谐振器的单采样中频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采样频率高,功耗大;基于双延迟谐振器的单采样中频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性能有所提高,但系统中放大器个数较多,整体功耗较高,芯片面积较大;基于单延迟谐振器的双采样中频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降低了系统的采样频率,降低了功耗,但性能仍没有较大提高;基于双延迟谐振器的双采样中频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性能有所提高,但谐振器的输出摆幅较大,功耗较高;传统的前馈型中频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和反馈型中频sigma-delta带通调制器相比,能实现更高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提升了系统的性能,然而却消耗了较高的功耗和芯片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中频前馈型sigma-delta带通 ...
【技术保护点】
中频双路径前馈型带通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第一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2)、第二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3)、第一路径比较器(104)、第二路径比较器(105)、第一路径选择器(106)、第二路径选择器(107)、正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8)和反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9),第一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2)由第一求和电路和第二求和电路构成,第二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3)由第三求和电路和第四求和电路构成;正向数据Data_in+输入端和反向数据Data_in?输入端作为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两个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入端相连;正向数据Data_in+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求和电路的三个输入端相连;反向数据Data_in?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求和电路的三个输入端相连;第一求和电路的正向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中频双路径前馈型带通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第一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2)、第二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3)、第一路径比较器(104)、第二路径比较器(105)、第一路径选择器(106)、第二路径选择器(107)、正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8)和反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9), 第一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2)由第一求和电路和第二求和电路构成,第二路径求和电路单元(103)由第三求和电路和第四求和电路构成; 正向数据Datajn+输入端和反向数据Data_in_输入端作为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两个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入端相连; 正向数据Datajn+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求和电路的三个输入端相连; 反向数据Datajn-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求和电路的三个输入端相连; 第一求和电路的正向数据求和输出端与第一路径比较器(104)的正向数据输入端相连, 第二求和电路的反向数据求和输出端与第一路径比较器(104)的反向数据输入端相连, 第一路径比较器(104)的反向输出端与第二路径选择器(107)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一路径比较器(104)的正向输出端同时与第一路径选择器(106)的第一输入端和正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8)的输入端相连,正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8)的输出端与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正向反馈端V1相连; 正向数据Datajn+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求和电路的三个输入端相连; 反向数据Datajn-输入端、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的输出端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四求和电路的三个输入端相连; 第三求和电路的正向数据求和输出端与第二路径比较器(105)的正向数据输入端相连, 第四求和电路的反向数据求和输出端与第二路径比较器(105)的反向数据输入端相连, 第二路径比较器(105)的正向输出端与第一路径选择器(106)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路径比较器(105)的反向输出端同时与第二路径选择器(107)的第二输入端和反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9)的输入端相连,反向一位DAC反馈单元(109)的输出端与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反向反馈端V2相连; 第一路径选择器(106)的输出端为正向位流信号输出端,第二路径选择器(107)的输出端为反向位流信号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中频双路径前馈型带通调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均由放大器和开关电容网络组成, 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在时钟Al、A2、BI、B2、Ald、A2d、Bld, B2d和A、B控制下采用双采样模式工作;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一个工作周期分为四个时钟相A1、A2、B1和B2,时钟相A和B控制谐振器实现双路径功能,时钟相Ald、A2d、Blt^P B2d控制对第一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0)和第二级双路径谐振器单元(101)的输入信号进行采样的开关;时钟相Ald、A2d、Bld和B2d的上升沿分别与A1、A2、B1和B2的上升沿一致,时钟相Ald、A2d、Bld和B2d的下降沿比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为,徐宏林,尹亮,吕炳均,付强,高志强,张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