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角室内照明灯。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广泛地使用在各种应用中,包括指示器、光传感器、交通灯、宽带数据传输以及照明应用。特别是由于LED的低功耗和长使用寿命使LED更加适用于照明应用。在照明应用中,LED具有一些局限性,诸如,带状光谱较窄。可以通过集成各种类型的LED来克服该带状光谱较窄的局限性,从而提供了白光。另一种局限性是定向辐射。源于LED的辐射光功率通常以小立体角分配,该小立体角提供的视角很窄并且与目光照明不 同。这种定向的照明和明亮的光线使人的眼睛感到不舒服并且使人的眼睛感到疼痛。除非是为了特定应用需要朝特定方向进行照明,否则不需要LED照明的窄视角,尤其是在室内照明功能中。当前的室内LED灯使用朗伯(Lambertian)发射器和漫射罩来分配发射的光。然而,这些用于分配光的技术仅可以达到140度的照度并且具有些许后向光。所以,LED的辐射仍然是定向的并且不能形成均匀的光分配图案。因此,需要LED结构的构造和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器件,位于衬底上;透镜,被固定在所述衬底上,并且位于所述LED器件上方;以及漫射罩,被固定在所述衬底上,并且覆盖着所述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和所述漫射罩被设计和配置为对来自所述LED器件的发射光进行再分配,以进行广角照明。在该照明结构中,所述透镜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一顶部;所述外表面包括第二侧部和第二顶部;以及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结构,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器件,位于衬底上;透镜,被固定在所述衬底上,并且位于所述LED器件上方;以及漫射罩,被固定在所述衬底上,并且覆盖着所述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和所述漫射罩被设计和配置为对来自所述LED器件的发射光进行再分配,以进行广角照明。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9 US 13/194,5381.一种照明结构,包括 发光二极管(LED)器件,位于衬底上; 透镜,被固定在所述衬底上,并且位于所述LED器件上方;以及 漫射罩,被固定在所述衬底上,并且覆盖着所述透镜, 其中,所述透镜和所述漫射罩被设计和配置为对来自所述LED器件的发射光进行再分配,以进行广角照明。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结构,其中, 所述透镜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 所述内表面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一顶部; 所述外表面包括第二侧部和第二顶部;以及 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一顶部、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二顶部被设计和配置为将从所述LED器件发射的光再分配到大于2 π球面度的立体角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一顶部、所述第二侧部、和所述第二顶部被设计和配置为使得所述发射光在所述照明结构的运行过程中包括 第一光束,穿过所述第一顶部和所述第二顶部,被分配在O球面度和大约23i*[l-cos(3i/4)]球面度之间的第一立体角内; 第二光束,穿过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被分配在大约2 * [1-COS ( π /4)]球面度和大约2 3i*[l-cos(100 3i/180)]球面度之间的第二立体角内;以及 第三光束,穿过所述第一顶部,从所述第二顶部中反射出,并且穿过所述第二侧部,被分配在大约2 31 *[l-cos(100 31/180)]球面度和4 π球面度之间的第三立体角内,或者其中,所述第二顶部具有凹部,并且其中, 所述第二顶部包括中心和环绕着所述中心的边沿; 所述第二顶部沿着第一方向与所述衬底间隔开,从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限定出从所述第二顶部的边沿到所述衬底的顶面的高度H ; 所述第二顶部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从所述中心跨越到所述边沿,从而限定出第一半径r ; 所述凹部包括凹陷深度d,所述凹陷深度d被定义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从所述边沿到所述中心的距离;以及 第一比例d/H的范围在大约O. 5和大约O. 8之间,并且其中, 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衬底上限定出圆形区域,并且所述圆形区域具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半径R ;并且 第二比例r/R的范围在大约O. 3和大约I. O之间,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顶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衬底间隔开,从而限定出所述第一顶部到所述衬底的顶面的高度h ;并且 第三比例h/H的范围在大约O. I和大约O. 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结构,进一步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翔,李孝文,郭升鑫,柯佩雯,孙志璿,叶伟毓,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