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离子风气流特性研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31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包括由电晕极和集电极构成的电极结构,以及在电晕极和集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高压电源,电极结构为线-板式放电形式,且电晕极包括芒刺型电晕线,其放电能力强、电磁干扰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离子风气流特性研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粒子成像技术能够实现无扰动、非接触式测量的目的,从而较为准确地研究离子风气流特性,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不同档位的电压变化研究离子风气流特性,并通过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电压波动下的离子风速变化的曲线,从而进一步分析离子风在不同电压下的全流场气流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放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以及一种离子风气流特性研究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曲率半径大小相差极大的电晕极和集电极之间施加高压,诱导在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的空气电离,即为所谓的电晕放电现象。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即是通过利用空气放电时的离子运动产生气流并带动周围中性气体分子运动实现气流加速。离子风空气加速器机理的本质是空气分子发生电晕放电,诱导空气中的中性粒子发生电离并产生气流运动的过程。自1709年英国人Hauksbee发现离子风现象以来,许多学者都曾对该现象进行过 研究,直到两个世纪后,才初步建立了对离子风效应的理论解释。提高离子风速是近年来国际离子风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为了提高离子风空气加速装置的气流速度,国际学术界已经发表了针-板式、线-板式、线-管式、线-线式、针-环式、线-筒式等结构的离子风发生装置技术成果。各国学者对离子风技术的研究主要侧重在极间电压和电极结构等方面,极间电压主要包括脉冲电压、直流电压和高频高压等;电极结构主要有针-板电极结构、线-板电极结构、线-管电极结构等。此外,人们把离子风技术应用到气动流控制、静电除尘、空气净化、干燥、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包括由电晕极(11)和集电极(12)构成的电极结构,以及在所述电晕极(11)和所述集电极(12)之间施加电压的高压电源(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为线?板式放电形式,且所述电晕极(11)包括芒刺型电晕线(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包括由电晕极(11)和集电极(12)构成的电极结构,以及在所述电晕极(11)和所述集电极(12)之间施加电压的高压电源(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为线-板式放电形式,且所述电晕极(11)包括芒刺型电晕线(1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采用四级电极结构,且所述芒刺型电晕线(111)均匀布置。3.一种离子风气流特性研 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离子风气流加速装置,还包括用于粒子成像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透明且密封的流体通道(6),所述电晕极(11)和所述集电极(12)均采用绝缘装置进行固定,并且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6)内,所述高压电源(I)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6)外; 用于在粒子成像过程中进行拍摄的CCD相机(7),所述CCD相机(7)的镜头方向和所述流体通道(6)内的待测区域保持垂直; 激光器(4),所述激光器(4)能够发出片光源且照亮整个所述待测区域,所述片光源的照射方向和所述流体通道(6)内的所述待测区域保持垂直; 用于记录并显示测试数据的计算机(8); 用于控制所述激光器(4)发光且控制所述CCD相机(7)拍摄的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与所述计算机(8)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风气流特性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6)内,用于散布示踪粒子的烟雾发生器(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风气流特性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发生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蒙蒙张德轩孔春林刘杰朱继保任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