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昆专利>正文

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7141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步骤如下:1)社交网络用户采集并生成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访问社交网络用户平台;2)社交网络服务器对二条或二条以上的出行路线进行匹配,按拟定的D距离匹配出两条出行路线的交集,即D距离的重叠区域,两条出行线路的匹配程度为D距离的匹配指数;3)社交网络向用户平台输出匹配结果,匹配结果包括所进行匹配的二条或二条以上出行路线的交集和/或匹配指数,同时给出与之匹配的同路人信息列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出行线路的几何特征出发,来替代路线关键词描述的路线信息,以增强用该系统作出的匹配质量和可信度,丰富了匹配结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推算,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社交网络系统可以通过用户的出行路线信息匹配,找出路线间的交集,从而来联系可能希望彼此认识的人。目前比较常用的路线匹配方法是基于与路线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匹配。这类方法需要用户于指定某一区域,比如某一省份某一城市,并输入交通方式,比如公交、地铁的名称、起始站名称、中途经过地点名称、地标名称等等,来找到彼此出行路线有交集的人。这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首先,对于公共交通的路线,构建关键词的信息,如 公交名称、地铁名称、起始站点名称等等,都有可能会因为公共交通运营部门、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的重新规划而发生变化,在关键词没有及时同步更新的情况下,基于路线关键词的匹配会出现低质量匹配结果或错误的匹配结果;其次,对于步行路线和自驾路线,需要用户从自己的出行路线中提炼关键词,这个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即便对于同一条路线,不同用户提炼的关键词也有可能不同。而对于完全不同的路线,有可能会提炼出相同的关键词。因此,这种构建关键词的主观性最终导致低质量匹配结果或错误匹配结果;再次,输入信息过程繁琐,加上构建路线关键词的过程需要用户做大量思考,这使得不少用户可能会选择放弃。总之,这类基于关键词匹配的方法得出的匹配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因此,用户需要一种输入信息简单并且客观,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路线匹配结果的方式来进行路线匹配的方法和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路线几何特征来进行匹配的方法和系统及其在社交网络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使用此方法和系统,用户不需要负担建立和更新出行信息繁琐细节,同时能获得高质量的路线匹配结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社交网络用户采集并生成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访问社交网络用户平台;步骤二、社交网络服务器对二条或二条以上的出行路线进行匹配,按拟定的D距离匹配出两条出行路线的交集,即D距离的重叠区域,两条出行线路的匹配程度为D距离的匹配指数;步骤三、社交网络向用户平台输出匹配结果,所述匹配结果包括所进行匹配的二条或二条以上出行路线的交集和/或匹配指数,同时给出与之匹配的同路人信息列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为若干特定点及由这些特定点连成的折线。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为若干个位置点的集合。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拟定的D距离与匹配人的个体情况、出行的方式相关,或由匹配人自行拟定确定、或按推荐值确定,所述推荐值出行为步行线路的D距离为10米、出行为公交线路的D距离为20米、出行为自驾车的D距离为50米。对于出行路线为若干特定点及由这些特定点连成的折线,所述步骤二中,所述D距离匹配为对于所进行匹配的两条路线中的第一路线与第二路线,求取第一路线上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内任意一点,总能在第二路线上至少找到一点,使得这两点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数值D,所求取的第一路线上的区域称为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同样求取第二路线上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内任意一点,总能在第一路线上至少找到一点,使得这两点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数值D,所求取的第二路线上的区域称为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 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所述D距离重叠区域为不存在、或路线上的一段或多段沿线区间。对于出行路线为若干特定点及由这些特定点连成的折线,所述步骤二中,所述D距离的匹配指数为将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的长度除以第一路线的长度,可得到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匹配指数;将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的长度除以第二路线的长度,可得到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匹配指数;所述D距离重叠区域是多段沿线区间时,其长度等于这些沿线区间长度的总和,所述一条路线的长度是指从该路线的起点到该路线的终点的沿线距离。对于出行路线为若干特定点及由这些特定点连成的折线,所述步骤二中,所述D距离匹配指数为将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的交通时间除以第一路线的总交通时间,所述的交通时间是指用户以相应的交通方式或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或自驾经过相应区域所用的时间。同样计算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匹配指数的方法也可以是,将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重叠距离区域的交通时间除以第二路线的总交通时间,所述的交通时间是指用户以相应的交通方式或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或自驾经过相应区域所用的时间。所述上步步骤中,当D距离重叠区域是沿线的多段区间时,其交通时间等于各沿线区间内的交通时间的总和,所述的交通时间是指用户以相应的交通方式或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或自驾经过相应区域所用的时间。对于出行路线为若干个位置点的集合,所述步骤二中,所述D距离匹配为为对于所进行匹配的两条路线中的第一路线与第二路线,求第一路线的位置点集合的子集,使得该子集内的任意一点,总能在第二路线的位置点集合中至少找到一点,使得这两点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数值D,所求取的第一路线位置点集合的子集称为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同样求取第二路线的位置点集合的子集,使得该子集内任意一点,总能在第一路线的位置点集合内至少找到一点,使得这两点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数值D,所求取的第二路线的位置点集合的子集称为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所述D距离重叠区域为不存在、或为路线位置点集合的子集。对于出行路线为若干个位置点的集合,所述步骤二中,所述D距离的匹配指数为将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的位置点的数目除以第一路线的位置点的总数,可得到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匹配指数;将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的位置点的数目除以第二路线的位置点的总数,可得到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匹配指数。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及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网络模块;所述客户端由路线采集模块、电子地图子系统与用户界面模块连接组成,所述服务器端由应用逻辑模块、路线引擎模块、数据存储子系统依次连接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从出行线路的几何特征出发,来替代路线关键词描述的路线信息,以增强用该系统作出的匹配质量和可信度,丰富了匹配结果;同时,方便了用户的查找,提高了用户查找联系人的效率,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成功率。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涉及路线几何特征的相关概念的示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路线匹配结果示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路线匹配结果示例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及系统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社交网络用户采集并生成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访问社交网络用户平台,所述采集并生成出行路线从下列方法中选择A.通过GPS定位系统创建路线;B.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社交网络用户采集并生成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访问社交网络用户平台。步骤二、社交网络服务器对二条或二条以上的出行路线进行匹配,按拟定的D距离匹配出两条出行路线的交集,即D距离的重叠区域,两条出行线路的匹配程度为D距离的匹配指数;步骤三、社交网络向用户平台输出匹配结果,所述匹配结果包括所进行匹配的二条或二条以上出行路线的交集和/或匹配指数,同时给出与之匹配的同路人信息列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社交网络用户采集并生成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访问社交网络用户T D ο 步骤二、社交网络服务器对二条或二条以上的出行路线进行匹配,按拟定的D距离匹配出两条出行路线的交集,即D距离的重叠区域,两条出行线路的匹配程度为D距离的匹配指数; 步骤三、社交网络向用户平台输出匹配结果,所述匹配结果包括所进行匹配的二条或二条以上出行路线的交集和/或匹配指数,同时给出与之匹配的同路人信息列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线路为若干特定点及由这些特定点连成的折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特定几何特征的出行路线为若干个位置点的集合。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拟定的D距离与匹配人的个体情况、出行的方式相关,或由匹配人自行拟定确定、或按推荐值确定,所述推荐值出行的步行线路的D距离为10米、出行为公交线路的D距离为20米、出行为自驾车的D距离为50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拟定的D距离与匹配人的个体情况、出行的方式相关,或由匹配人自行拟定确定、或按推荐值确定,所述推荐值出行的步行线路的D距离为10米、出行为公交线路的D距离为20米、出行为自驾车的D距离为50米。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D距离匹配为对于所进行匹配的两条路线中的第一路线与第二路线,求取第一路线上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内任意一点,总能在第二路线上至少找到一点,使得这两点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数值D,所求取的第一路线上的区域称为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同样求取第二路线上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内任意一点,总能在第一路线上至少找到一点,使得这两点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数值D,所求取的第二路线上的区域称为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所述D距离重叠区域为不存在、或路线上的一段或多段沿线区间。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基于出行线路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D距离的匹配指数为将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的长度除以第一路线的长度,可得到第一路线相对于第二路线的D距离匹配指数;将第二路线相对于第一路线的D距离重叠区域的长度除以第二路线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昆曾宇
申请(专利权)人:肖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