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包含终端扫描模块,条码编解码模块,业务逻辑模块,数据交换模块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包含用户数据入口的在线地址编码到条码,终端直接拍摄媒介上的条码进行解码后解析其中的数据并跳转到在线地址,该地址上包含了用户数据的入口和数据交换功能,用户在该地址页面获取对方的数据并同步到用户在线数据和终端的本地数据。通过扫码上网方式的电子化信息的交换,提供了一种环保的通讯录数据快速交换和同步的业务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系统软件等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终端、定位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为基于终端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提供了可行性。传统交换信息的方式主要是纸媒方式,逐项输入方式,效率不高,而且浪费了大量 资源,而通过将用户注册在线数据并以用户编码进行地址映射,并将用户编码写入到条码,由此降低了直接将数据编码到条码的图形密度过高和造成的终端相机对条码分辨率要求,用户终端对条码进行扫描后跳转到用户页面地址获取数据,解决了以上的各种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单易行,通过用户编码和扫描条码上网的数据交换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通过将用户通讯录数据编码到条码并通过终端扫描跳转后获取数据的一种快捷的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的方法。具体来说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方式简单 通过扫描条码触发上网流程,自动路由到对端的数据页面,一键获取对端的各种数据并进行自动的同步。环保方便 通过电子化的信息交换,为用户节省名片或纸媒的交换,绿色环保。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I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模块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业务流程示意图。图3为用户注册流程示意图。图4为数据交换流程示意图。图5为用户条码获取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以下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实现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的关键点如下 用户编码 系统为用户分配唯一性编码,编码映射到用户,系统通过编码构造用户在系统的访问中间地址,其他终端用户获取用户编码信息后即可访问到用户的数据页面。条码解码 终端在扫描条码后通过终端本地解码能力或者系统开放的解码服务方式对扫描的条码进行解码获取其中包含的内容。请求路由 终端扫描后解析条码获取请求系统解析条码获得条码包含的内容,通过系统绝对地址和条码编码构造访问地址访问系统,系统获取用户请求消息后,解析其中包含的编码信息,查询系统数据获取实际页面地址后路由该用户请求到该实际地址。数据同步 终端用户访问到被扫描条码用户的实际数据地址后,在该地址可获取用户数据进行在线数据和本地数据的同步。 主要功能模块 如图I所示,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的结构主要包括 终端侧 终端硬件(相机模块)100 提供扫描的物理硬件,通过终端的数码相机扫描终端并通过终端OS层将扫描的原始图像数据提交到应用逻辑。终端本地数据库101 移动终端内部的数据库系统,保存各种数据如通讯录数据,相册等,并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源和数据访问接口。逻辑模块102 终端侧数据交换业务逻辑流程的控制和功能调用和执行,与其他模块进行交互完成各种业务逻辑功能,如用户参与数据交换的逻辑流程,用户数据策略配置等。同步模块103 负责根据与系统协商的同步协议进行系统和终端的数据同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解码模块104 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对扫描的条码进行解码,解析成数据原有格式并提供给其他功能模块,或者调用系统端的解码服务进行解码。扫描模块105 负责调用终端扫描硬件,如相机,对其他媒介上的条码进行扫描获取原始的扫描图像数据,提供给解码模块进行解码。上网模块106 终端侧在识别条码内容后触发终端上网,承载用户数据的在线页面,提供用户在线访问系统页面的功能。管理配置模块107 终端用户进行业务配置和数据管理,用户通过管理模块对业务的数据和业务的配置进行设置。日志模块108: 记录用户在终端侧的业务操作等活动数据并以日志方式保存在终端。终端界面109 终端侧提供给用户访问的界面门户,用户通过终端门户进入系统使用各个业务功能。传输通道110: 提供数据传输的实际的物理通道,可以是无线宽带网和移动数据网络等可以传递数据的通道,包含移动通信的数据信道,WIFI,固定宽带,蓝牙等。系统侧 系统接口模块111 : 终端访问系统的各种接口,以各种服务接口方式供终端进行系统的访问,并按照协商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将数据发送给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请求数据。数据库112: 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库以及各种基于数据库的各种功能,如数据触发器、函数等逻辑功能以及报表系统等。业务逻辑模块113 : 负责系统端的对应终端用户的各个业务逻辑的执行和逻辑设置、保存等功能,解析终端侧的业务请求并响应终端,处理各种业务请求逻辑。路由模块114: 在获取访问参数后,通过参数查询到数据实际地址后跳转用户访问请求到实际的数据页面。查询模块115: 获取用户访问请求中包含的用户参数,查询用户实际的地址并提供给路由模块等功能模块。编解码模块116: 负责生成用户编码和用户数据编码生成条码,同时提供远端解码服务,为终端提供远程的系统解码服务并将解码后的结果数据通过接口方式返回到终端。用户模块117: 负责用户管理,包含注册用户,用户身份验证和安全设置相关的各种功能,验证终端用户身份和属性,设置和保存用户的安全设置。数据交换模块118: 负责同步终端的在线通讯录数据和与终端数据同步模块进行协同同步终端本地数据。统计模块119: 提供基于系统的各种数据的查询,统计功能并提供各种报表的输出。日志模块120: 将系统的各种操作的信息记录到系统日志,并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管理模块121: 系统的管理部分,包含用户,业务参数,系统参数配置等各种管理功能。系统门户122 系统用户登入门户的系统的门户,提供用户使用系统的界面和各种业务流程的承载。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用户使用条码扫描方式进行通讯录信息的交换,该实施例中,业务包括以下步骤 预置条件终端用户在系统注册,提供了用户同步的各种数据,如通讯录数据等,系统安全设置为条码数据不加密。 步骤I :用户获取到其他用户的数据交换条码; 步骤2 :终端对该条码扫描后进行解码获取条码包含的用户编码; 步骤3 :终端将解码后的数据与系统数据交换服务地址构造完整的用户数据访问地址并发起访问; 步骤4.系统接收到终端的访问请求,获取终端访问请求的消息,进行解析后获得终端用户的编码数据; 步骤5.系统在数据库进行查询并生成对应该编码的用户实际数据页面,并将用户请求路由到该页面; 步骤6.终端用户达到被扫描用户的系统在线数据页面,页面提供数据浏览和数据交换等功能; 步骤7.用户在页面上选择数据同步,系统首先同步被访问用户数据到终端用户的在线数据记录,完成用户在线数据的同步; 步骤8.终端用户随即可以同步在线数据与终端本地的数据,完成终端本地数据与在线数据的同步。本专利技术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说明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扫描包含其他用户数据页面地址入口信息的条码,解析条码数据后跳转到在线数据地址的页面,进一步通过页面数据入口获取对方数据并同步到用户的在线和本地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终端扫码上网的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扫描包含其他用户数据页面地址入口信息的条码,解析条码数据后跳转到在线数据地址的页面,进一步通过页面数据入口获取对方数据并同步到用户的在线和本地的数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用户数据保存在系统端并生成数据页面入口,其特征在于,用户数据包含通讯录数据和其他用户提供的可交换数据,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在线数据访问地址,通过地址可以访问到该用户的各种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将编码可以访问到用户在线数据地址的信息到条码,其特征在于,编码方式包含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两种方式,相对地址为用户唯一性编码,系统为每个编码生成地址,方式为系统地址加上用户编码,终端获取编码后补充系统服务地址通过服务方式访问系统,系统获取编码查询该数据实际的绝对地址后跳转到该数据实际所在页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为用户生成编码并将编码写入条码,其特征在于,根据系统安全策略,数据可以被加密后写入,加密算法采取对称和不对称加密方法,以保证条码数据的安全性,终端扫描解析条码获得加密后的数据,并通过与系统协商好的加解密协议在终端或系统端进行数据的解密。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