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装多元混合气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967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装多元混合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将合格气瓶连接至充装汇流排的接口;B对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抽真空,控制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中的氧体积含量≤3×10-6,水体积含量≤3×10-6;C将氩气充入抽完真空的气瓶中作底气,控制瓶内压力为0.1MPa;D将含有氩、氮混合气容器中的气体充入步骤C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0.2?MPa;E将氦气充入步骤D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3.3?MPa;F待瓶壁温度降至室温时,再将氩气充入步骤E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9.9—10.1?MPa,得到产品氦、氮、氩瓶装多元混合气。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作高速铁路核心铝合金部件焊接的保护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气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传统的焊接保护性气体,通常使用氩气或者氦、氩混合气,但氩气中杂质的含量容易超过规定标准,不但影响对融化金属的保护,而且极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使焊接接头质量变坏并使焊枪钨极的烧损量增加,达不 到高质量要求,氦、氩混合气对钢瓶无腐蚀,焊接质量优于氩气,但仍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将合格气瓶连接至充装汇流排的接口 ;B、对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抽真空,控制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中的氧体积含量^ 3X 10_6,水体积含量< 3X 10_6 ;C、将氩气充入抽完真空的气瓶中作底气,控制瓶内压力为O. IMPa ;D、将含有氩、氮混合气容器中的气体充入步骤C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0.2MPa ;E、将氦气充入步骤D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3. 3 MPa ;F、待瓶壁温度降至室温时,再将氩气充入步骤E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9. 9一10. I MPa,得到最终产品氦、氮、氩瓶装多元混合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氦、氮、氩多元混合气作为焊接(主要适用于高速铁路核心铝合金部件的焊接)保护性气体使用,能够产生焊接性能优良,焊缝力学性能高(焊缝抗压、牢固),焊接成型好,焊接速度快,抗气孔能力强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将合格气瓶连接至充装汇流排的接口 ;B、对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抽真空,控制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中的氧体积含量^ 3X 10_6,水体积含量< 3X 10_6 ;C、将氩气充入抽完真空的气瓶中作底气,控制瓶内压力为O. IMPa ;D、将含有氩、氮混合气容器中的气体充入步骤C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0.2MPa ;E、将氦气充入步骤D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3. 3 MPa ;F、待瓶壁温度降至室温时,再将氩气充入步骤E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9. 9一10. I MPa,得到最终产品氦、氮、氩瓶装多元混合气。以下给出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I将合格的气瓶(钢瓶)与汇流排的接口连接,对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抽真空,使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中的氧体积含量为3 X 10_6,水体积含量为3 X 10_6,将氩气充入抽完真空的上述气瓶中作为底气,控制瓶内压力为O. IMpa,将已配好含有氩、氮混合气的储罐经汇流排与气瓶连接,向多个气瓶充入氩、氮混合气,控制瓶内压力为O. 2MPa;将氦气经汇流排充入含氩、氮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3. 3MPa,此时,瓶壁的温度为37°C,待温度降至室温时,再次将氩气充入(经汇流排)含氦、氮、氩混合气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lOMPa,得到最终产品氦、氮、氩瓶装多元混合气。瓶装多元混合气最终控制指标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将合格气瓶连接至充装汇流排的接口; B、对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抽真空,控制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中的氧体积含量^ 3X 10_6,水体积含量< 3X 10_6 ; C、将氩气充入抽完真空的气瓶中作底气,控制瓶内压力为O.IMPa ;D、将含有氩、氮混合气容器中的气体充入步骤C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O.2 MPa ; E、将氦气充入步骤D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3.3 MPa ; F、待瓶壁温度降至室温时,再将氩气充入步骤E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9.9—10. IMPa,得到最终产品氦、氮、氩瓶装多元混合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将合格气瓶连接至充装汇流排的接口;B对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抽真空,控制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中的氧体积含量≤3×10-6,水体积含量≤3×10-6;C将氩气充入抽完真空的气瓶中作底气,控制瓶内压力为0.1MPa;D将含有氩、氮混合气容器中的气体充入步骤C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0.2 MPa;E将氦气充入步骤D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3.3 MPa;F待瓶壁温度降至室温时,再将氩气充入步骤E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9.9—10.1 MPa,得到产品氦、氮、氩瓶装多元混合气。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作高速铁路核心铝合金部件焊接的保护气体。文档编号F17C5/00GK102900950SQ2012103873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胡声辉, 黄建宇, 李映龙, 凌新 申请人:株洲车辆铁达燃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装多元混合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将合格气瓶连接至充装汇流排的接口;B、对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抽真空,控制气瓶及充装管路系统中的氧体积含量≤3×10?6,水体积含量≤3×10?6?;C、将氩气充入抽完真空的气瓶中作底气,控制瓶内压力为0.1MPa;D、将含有氩、氮混合气容器中的气体充入步骤C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0.2?MPa;E、将氦气充入步骤D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3.3?MPa;F、待瓶壁温度降至室温时,再将氩气充入步骤E的气瓶中,控制瓶内压力为9.9—10.1?MPa,得到最终产品氦、氮、氩瓶装多元混合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声辉黄建宇李映龙凌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车辆铁达燃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