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153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充装装置,包括气体管道及抽真空管道,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一端设有充装接口。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安全的进行气体的充装,特别适用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充装工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密封性好,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充装
,尤其涉及ー种气体充装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充装是将已生产并通过质量检验合格的气体产品装入适当的气体容器中,但由于气体产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及极强地流动性等特殊性质,同时液化气体的临界温度的不同,要求有不同的エ艺及设备,适用于不同的气体充装エ艺。现有的气体充装装置一般采用充装软管,对于一般气体而言,只需经过简单的吹扫置换即可进行气体的充装,但是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而言,需要经过反复吹扫、保压、验漏及抽真空,确保无漏及无杂质以后才能进行气体的充装,气体充装完毕后需要经过多次 加压及置換后才可以拆卸软管。エ序繁杂,容易出错,对于生产人员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并且气体充装过程需要较多的气体产品及氦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及操作简单的气体充装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气体充装装置,包括气体管道及抽真空管道,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一端设有充装接ロ。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所成夹角成9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体管道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阀门的间距为50mnTl50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抽真空管道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阀门的间距为30mnTl00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的连接处与所述充装接ロ的间距为 50mm 150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抽真空管道为“L”型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充装接ロ为螺纹结构。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气体充装装置包括气体管道及抽真空管道,所述气体管道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抽真空管道设有第二阀门,可以通过抽真空管道对所述气体管道及抽真空管道内进行抽真空,并通过气体管道进行气体的充装,操作简单、安全,同时可以极大地減少气体产品的浪费,节约生产成本。所述气体管道一端设有充装接ロ,所述充装接ロ与气体容器相连接,所述充装接ロ为螺纹结构,气密性好。总之,气体充装装置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安全性、易操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ー种气体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地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所述气体充装装置包括气体管道I及抽真空管道2,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I 一端设有充装接ロ 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装接ロ 5与气体容器相连接,所述抽真空管道2与抽真空机相连接,所述抽真空机通过抽真空可将所述气体管道I及抽真空管道2内的真空度至少降至l*10_7Pa,所需气体可通过气体管道I充装至气体容器。另外,所述抽真空管道2及气体管道I可平行固定干支架上。更佳地,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所成夹角成9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相焊接,可以避免气体充装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抽真空,同时避免由于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的连接处损坏而使气体容器内的气体混有过多的气体杂质。更佳地,所述气体管道I设有第一阀门3 ;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阀门3的间距为50mnTl50mm。优选地,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阀门3的间距为100mm,便于焊接,同时节省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充装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3,通过抽真空机对所述气体管道I及抽真空管道2内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充装完毕时,关闭气体容器的阀门及所述第一阀门3,通过抽真空机对气体管道I及抽真空管道2内的空间进行抽真空。更佳地,所述抽真空管道2设有第二阀门4 ;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阀门4的间距为30mnTl00mm。优选地,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阀门4的间距为50mm,便于焊接,同时节省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充装时,关闭第二阀门4,打开第一阀门3进行气体的充装。更佳地,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的连接处与所述充装接ロ 5的间距为50mnTl50mm。优选地,所述气体管道I与抽真空管道2的连接处与所述充装接ロ 5的间距为100mm,便于焊接,同时节省材料。更佳地,所述抽真空管道2为“L”型结构,便于气体的流通,同时可以有效地对所述气体管道I及抽真空管道2内进行抽真空。更佳地,所述充装接ロ 5为螺纹结构,所述充装接ロ 5与气体容器通过螺纹连接,气密性好。采用本技术,首次使用时,应采用氦气吹扫,保压、验漏及抽真空,反复多次即可对气体进行充装,充装时,所述充装接ロ 5与气体容器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抽真空管道2与抽真空机相连接,关闭所述第一阀门3,打开所述第二阀门4及气体容器的阀门,通过抽真空机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l*10_7Pa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4,打开所述第一阀门3,气体通过所述气体管道I往气体容器里进行气体的充装。充装完毕后,关闭气体容器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一阀门3,打开所述第二阀门4,通过抽真空机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I* 10 时,即可拆卸气体容器。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管道及抽真空管道,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一端设有充装接ロ。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所成夹角成90°。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道设有第一阀门; 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阀门的间距为50mnTl50mm。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管道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阀门的间距为30mnTl00mm。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的连接处与所述充装接ロ的间距为50mnTl50mm。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管道为“L”型结构。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装接ロ为螺纹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充装装置,包括气体管道及抽真空管道,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一端设有充装接口。采用本技术可以有效、安全的进行气体的充装,特别适用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充装工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密封性好,成本低。文档编号F17C5/00GK202660226SQ20122027257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马建修, 陈艳珊 申请人: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管道及抽真空管道,所述气体管道与抽真空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一端设有充装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修陈艳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特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