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875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柱,其具备阻尼功能。支柱(100)具备:支柱主体(102)、第1托架(202)、第2托架(204)和高阻尼橡胶的成型体(206)。支柱主体(102)是通过在被设置部(300)上安装基端部(102a)而立于被设置部(300)。第1托架(202)被固定在被设置部(300)且具有沿着与支柱主体(102)正交的面延伸的第1凸缘部(220)。第2托架(204)被固定在支柱主体(102)且具有沿着与支柱主体(102)正交的面延伸且与第1凸缘部(220)对置的第2凸缘部(240)。高阻尼橡胶的成型体(206)配置于第1凸缘部(220)与第2凸缘部(240)之间且分别被安装于第1凸缘部(220)和第2凸缘部(2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柱,例如涉及道路标识或道路设备等的支柱。
技术介绍
道路标识或道路设备等的支柱受风、车辆行使的影响而发生振动。例如,对于高架桥等而言,高架桥伴随着车辆的行使而晃动。设置在高架桥上的道路标识、道路铺设设备伴随着高架桥的晃动而发生振动。该振动虽小,但长期且持续地向支柱施加。因此,道路标识、道路设备的支柱有时因疲劳而破损(如果支柱是中空管则发生龟裂)。对于该道路标识、道路设备的支柱而言,关于减衰因风、车辆行使等而产生的输入振动的减振装置,已提出各种方案。例如提出了组合平衡锤和弹簧的方式(特开平9-143939号公报)、组合弹簧和油阻尼器的方式(特开平5-187482号公报)、浸溃于粘·性流体中的方式(特开2006-71095号公报)、作为振动子安装到支柱外部的方式(特开2007-239906号公报)。另外,提出了在支柱与固定部之间夹持振动吸收体的方式(特开2001-73329号公报)、在支柱内部埋设振动吸收体的方式(特开2001-207688号公报)。还提出了在支柱内部悬吊链条的方式(专利第4493090号、特开2006-2260368号公报)、在支柱内部设置配有粘性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柱,具备:支柱主体,通过在被设置部安装基端部而立于所述被设置部;第1托架,被固定在所述被设置部,具有沿着与所述支柱主体正交的面延伸的第1凸缘部;第2托架,被固定在所述支柱主体,具有沿着与所述支柱主体正交的面延伸且与所述第1凸缘部对置的第2凸缘部;和高阻尼橡胶的成型体,配置在所述第1凸缘部与所述第2凸缘部之间,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第1凸缘部和所述第2凸缘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淳仓桥耕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