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晶型磷化膜剂组合物溶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837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非结晶型磷化膜剂组合物溶液,旨在提供一种耐腐,耐盐雾,抗冲击性能好,结合牢固,减摩耐磨,能够在钢铁材料表面上制备非结晶型磷化膜的磷化剂组合物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该组合物含有:硝酸钡:20~50g/l,硝酸锌:10~30g/l,磷酸二氢锌:5~15g/l,其余量为水。所述方法可以是:(1)针对构件特点采用有机溶剂除油;(2)将待制膜构件放入浓度为5wt%~10wt%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30分钟,然后在浓度为5wt%~10wt%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5~30分钟;(3)再将上述构件放入温度为80℃~90℃的上述非结晶型磷化膜剂组合物溶液中10~50分钟,再用温度为70℃~90℃,含量为5wt%~10wt%的重铬酸钾溶液对上述非结晶型磷化膜孔隙进行填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钢铁材料表面上制备非结晶型磷化膜(膜层呈无定型)剂组合物溶液。
技术介绍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在表面沉积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化学转换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主要目的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 磷化处理工艺应用于工业己有9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最有前途的无铬化学转化膜处理工艺之一。由于集经济、无污染、膜层均匀、耐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磷化膜按其主要组成分类、以阳离子元素为主,分为锌系、锰系、铁系三大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锌系磷化膜已广泛用于钢铁和铝合金的耐蚀膜层和作为其它涂层的底层,以增强涂层的结合力。在冷加工行业如接管、拉丝、挤压、深拉延等工序,要求磷化膜提供减摩润滑性能,一般采用锌系磷化,一是锌系磷化膜皂化后形成润滑性很好的硬脂酸锌层,二是锌系磷化操作温度比较低,可在40、60或90°C条件下进行磷化处理,磷化时间4 lOmin,有时甚至几十秒钟即可,磷化膜重量要求彡3g/m2。锌系磷化膜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结晶型磷化膜剂组合物溶液,按体积浓度,该组合物含有如下组分:硝酸钡:20~50g/l,硝酸锌:10~30g/l,磷酸二氢锌:5~15g/l,其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恩军赵云强秦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