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75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它包括抬包(9),其特征在于:抬包(9)与扇形板(8)连接,扇形板(8)通过铰轴(1)与铰轴座(2)连接;扇形托轮(7)与一侧扇形板(8)联接,扇形托轮(7)与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卷筒(10)连接;卷筒(10)与轴(12)联接,轴(12)的一端通过滑动轴承(14)与轴承支座(15)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镁钛生产用抬包地面卷筒装置
技术介绍
在镁钛冶炼生产中,抬包倾翻一般为用起重机葫芦钩住抬包下部耳轴后提升,使抬包绕铰轴旋转,从而使抬包完成倾翻动作。在有些场合,由于抬包上方的空间限制,不适合安装起重机葫芦,因而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抬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抬包装置,该装置将卷筒装置置于地面,以解决抬包上方不能安装起重机葫芦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抬包(9),抬包(9)与扇形板(8)连接,扇形板(8)通过铰轴(1)与铰轴座(2)连接;扇形托轮(7)与一侧扇形板(8)联接,扇形托轮(7)与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卷筒(10)连接;卷筒(10)与轴(12)联接,轴(12)的一端通过滑动轴承(14)与轴承支座(15)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扇形板(8)与抬包(9)为焊接连接;扇形托轮(7)与扇形板(8)为螺栓联接;扇形托轮(7)上焊接一个楔套(4),钢丝绳(6)的一端通过楔(3)、楔套(4)及开口销(5)与扇形托轮(7)连接;卷筒(10)通过平键(11)与轴(12)联接;在卷筒(10)和轴(12)之间还有紧定螺钉(13),用于限制卷筒(10)在轴向方向上的串动;轴(12)通过联轴器(16)与传动装置相连。由于空间位置的限制,轴承支座(15)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工作时,传动装置带动轴(12)及卷筒(10)旋转,卷筒(10)即卷动钢丝绳(6),使扇形托轮(7)带动抬包(9)一起绕铰轴(1)旋转,从而使抬包(9)完成倾翻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将卷简装置置于地面,节省空间,有效解决了空间位置小的抬包倾翻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3图1中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根据抬包9及其需要翻转重物的重量,设计和选购卷筒装置的动力装置,并制作其余各零部件,按照附图所示进行组装。首先,将卷筒10通过平键11与轴12联接,安上紧定螺钉13;其次,在轴12上安装两个对开式滑动轴承14后再安装在轴承支座15上,并在轴12上安装联轴器16后与传动装置相连;然后,将两个扇形板8与焊接在抬包的两侧,并在扇形板8上开铰轴孔,抬包9通过两个铰轴1固定在两个铰轴座2上;最后,将扇形托轮7与其中一侧的扇形板8用螺栓联接,并在扇形托轮7上焊接一个楔套4,将钢丝绳6的一端通过楔3及开口销5固定在楔套4里,钢丝绳6的另一端穿过卷筒10的开孔,绳头灌铅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它包括抬包(9),其特征在于抬包(9)与扇形板(8)连接,扇形板(8)通过铰轴(1)与铰轴座(2)连接;扇形托轮(7)与一侧扇形板(8)联接,扇形托轮(7)与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卷筒(10)连接;卷筒(10)与轴(12)联接,轴(12)的一端通过滑动轴承(14)与轴承支座(15)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扇形板(8)与抬包(9)为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扇形托轮(7)与扇形板(8)为螺栓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扇形托轮(7)上焊接一个楔套(4),钢丝绳(6)的一端通过楔(3)、楔套(4)及开口销(5)与扇形托轮(7)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筒(10)通过平键(11)与轴(12)联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卷筒(10)和轴(12)之间还有紧定螺钉(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轴(12)通过联轴器(16)与传动装置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抬包地面卷筒装置,它包括抬包(9),其特征在于抬包(9)与扇形板(8)连接,扇形板(8)通过铰轴(1)与铰轴座(2)连接;扇形托轮(7)与一侧扇形板(8)联接,扇形托轮(7)与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钢丝绳(6)的另一端与卷筒(10)连接;卷筒(10)与轴(12)联接,轴(12)的一端通过滑动轴承(14)与轴承支座(15)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本技术特别适合于抬包上方不能安装起重机葫芦、空间狭小的场合。文档编号B22D41/06GK2873366SQ20062020015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红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