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核壳结构及β晶协同增韧聚丙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745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核壳结构及β晶协同增韧聚丙烯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无规共聚聚丙烯基体中按比例加入聚乙烯、β成核剂、纳米CaCO3、相容剂及抗氧剂,使制得复合材料的韧性和拉伸强度显著提高,其比例为: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耐热聚乙烯(PE-RT)、纳米碳酸钙、β成核剂、相容剂和抗氧剂,其质量配比为:无规共聚聚丙烯∶耐热聚乙烯∶纳米碳酸钙∶β成核剂∶相容剂∶抗氧剂=75-100∶0-15∶0-15∶0-0.3∶0-8∶0-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协同增韧、增强效果相当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的增韧改性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作为通用塑料之一的聚丙烯(PP)因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而在生活和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冲击韧性低、低温易脆裂、制品容易变形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对PP进行增韧以拓宽其应用领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化学改性,其中又包括共聚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氯化钙性;物理改性,其中包括弹性体共混改性、刚性有机粒子共混改性、刚性无机粒子共混改性、成核剂改性等。PP-R是由丙烯单体和少量的乙烯单体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得到的,乙烯单体无规、随机地分布到丙烯的长链中。PP-R分子链结构、乙烯单体含量等指标对材料的长期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乙烯的无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和熔点、改善了材料的冲击性能、长期耐静水压、长期耐热氧老化等方面的性能。乙烯单体在丙烯分子链中的分布越无规,聚丙烯性能的改变越显著。聚丙烯(PP)是一种结晶度较高、具有同质异晶现象的高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形成α、β、Y等晶型。在通常加工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核壳结构及β晶协同增韧聚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无规共聚聚丙烯基体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聚乙烯、β成核剂、纳米CaCO3、相容剂及抗氧剂、偶联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材料改性,以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如下:无规共聚聚丙烯PP?R????75~100份;耐热聚乙烯PE?RT???????1~15份;纳米CaCO3?????????????1~15份;β成核剂??????????????0.01~0.3份;相容剂????????????????0~8份;抗氧剂????????????????0~1份;偶联剂????????????????0.005~0.3份,首先将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红李幼辰程艳傅晓伟曹二平于云安任佳伟汪宇明周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