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卷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628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退卷布装置,该退卷布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所述退卷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侧支架上用于支撑卷布辊与布脱离地面的滚动轮,两个滚动轮之间距离为卷布辊外径的一半,且两个滚动轮均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滚动轮与卷布辊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退卷布功能,避免了布和辊的摩擦,提高布的质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退卷布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卷装面料倒布机的退卷布斗包括两侧支架、固定设置在两侧支架之间的多根辊,多根辊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弧形的曲面,进行卷装面料的退卷时,将卷装面料置放在所述弧形曲面上,借由倒布机的作用将面料逐渐退卷。采取该结构的退卷布斗,退卷时,面料与其接触的辊之间的摩擦力大,对布的损伤比较大,同时也加大了倒布机的能耗,退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退卷布装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卷布装置,该退卷布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所述退卷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侧支架上用于支撑卷布辊与布脱离地面的滚动轮,两个滚动轮之间距离为卷布辊外径的一半,且两个滚动轮均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优选地,滚动轮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卷布辊的外径,厚度为卷布辊上无卷取布延伸部长度的二分之一。优选地,卷布辊的延伸部架设在滚动轮长度至少为滚动轮厚度的二分之一处。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滚动轮与卷布辊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退卷布功能,避免了布和辊的摩擦,提高布的质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退卷布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退卷布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其中1、侧支架;2、滚动轮;3、卷布辊;4、布;5、延伸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退卷布装置,该退卷布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1,同时该退卷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侧支架I上用于支撑卷布辊3与布4脱离地面的滚动轮2,两个滚动轮2之间距离为卷布辊外径的一半,且两个滚动轮2均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上述的滚动轮2的外径小于卷布辊3外径,厚度为卷布辊3上无卷取布4延伸部5长度的二分之一,同时卷布辊3的延伸部5架设在滚动轮2长度为滚动轮2厚度的二分之一处。本实施中,滚动轮与卷布辊相对转动,避免了布和辊的摩擦,提高布的质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 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退卷布装置,所述的退卷布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卷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支架(I)上用于支撑卷布辊(3)与布(4)脱离地面的滚动轮(2),两个所述的滚动轮(2)之间距离为卷布辊(3)外径的一半,且两个所述的滚动轮(2)均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退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轮(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卷布辊(3)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退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轮(2)的厚度为所述卷布辊(3)上无卷取布(4)延伸部(5)长度的二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退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布辊(3)的延伸部(5)架设在所述滚动轮(2)长度至少为所述滚动轮(2)厚度的二分之一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退卷布装置,该退卷布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所述退卷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侧支架上用于支撑卷布辊与布脱离地面的滚动轮,两个滚动轮之间距离为卷布辊外径的一半,且两个滚动轮均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本专利技术采用滚动轮与卷布辊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退卷布功能,避免了布和辊的摩擦,提高布的质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65H16/06GK102897559SQ20111020981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金益民 申请人:吴江顶邦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卷布装置,所述的退卷布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卷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支架(1)上用于支撑卷布辊(3)与布(4)脱离地面的滚动轮(2),两个所述的滚动轮(2)之间距离为卷布辊(3)外径的一半,且两个所述的滚动轮(2)均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顶邦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