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的控制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专门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智能控制的装置的问题。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部分和受控部分;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HMI设备、工控机、PROFIBUS-DP总线、以及MPI网络;所述受控部分包括变频器、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主电机、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以及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的控制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因其具有长距离连续输送、输送量大、运行可靠、效率高、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成为煤矿井下原煤运输系统的主要运输设备。目前,随着高产高效矿井的迅速发展,现有带式输送机无论是主参数还是运行性能均已不能满足高产高 效的要求,因而其必须向大型化、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带式输送机向上述方向发展,需要对带式输送机的各个部分进行智能控制。为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专门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智能控制的装置。然而目前并无这样一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尚无一种专门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智能控制的装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部分和受控部分;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HMI设备、工控机、PR0FIBUS-DP总线、以及MPI (Multi Point Interface,多点接口)网络;所述受控部分包括变频器、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主电机、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以及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其中,HMI设备的输出端通过PR0FIBUS-DP总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的输出端通过MPI网络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均通过PR0FIBUS-DP总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带式输送机主电机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均通过MPI网络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工作时,变频器、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主电机、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均安装于带式输送机上。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用户通过工控机进行编程,工控机通过MPI网络向PLC控制器输入编程指令。用户通过HMI设备进行操作,HMI设备通过PR0FIBUS-DP总线向PLC控制器输入操作指令。PLC控制器根据编程指令和操作指令,通过PR0FIBUS-DP总线分别对变频器、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进行智能控制。PLC控制器根据编程指令和用户操作,通过MPI网络分别对带式输送机主电机、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进行智能控制。基于上述过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通过采用全新结构,实现了对带式输送机的各个部分进行智能控制,进而实现了带式输送机向大型化、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通过对带式输送机的各个部分进行智能控制,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可靠性,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专门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智能控制的装置的问题,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LC控制器,2-HMI设备,3_工控机,4-PR0FIBUS-DP总线,5-MPI网络,6-变频器,7-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8-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9-带式输送机主电 机,10-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11-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12-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13-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14-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具体实施例方式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部分和受控部分;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1、HMI设备2、工控机3、PR0FIBUS-DP总线4、以及MPI网络5 ;所述受控部分包括变频器6、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7、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8、带式输送机主电机9、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10、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11、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12、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13、以及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14 ;其中,HMI设备2的输出端通过PR0FIBUS-DP总线4与PLC控制器I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3的输出端通过MPI网络5与PLC控制器I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6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7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8的输入端均通过PR0FIBUS-DP总线4与PLC控制器I的输出端连接;带式输送机主电机9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10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11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12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14的输入端均通过MPI网络5与PLC控制器I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实施时,PLC控制器I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器。HMI设备2采用工业级触摸屏。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部分和受控部分;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I)、HMI设备(2)、工控机(3)、PROFIBUS-DP总线(4)、以及MPI网络(5);所述受控部分包括变频器(6)、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7)、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8)、带式输送机主电机(9)、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10)、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11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12)、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13)、以及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14);其中,HMI设备(2)的输出端通过PROFIBUS-DP总线(4)与PLC控制器(I)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3)的输出端通过MPI网络(5)与PLC 控制器(I)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6)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7)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8)的输入端均通过PROFIBUS-DP总线(4)与PLC控制器(I)的输出端连接;带式输送机主电机(9)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10)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11)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12)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14)的输入端均通过MPI网络(5)与PLC控制器(I)的输出端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机的控制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专门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智能控制的装置的问题。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部分和受控部分;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HMI设备、工控机、PROFIBUS-DP总线、以及MPI网络;所述受控部分包括变频器、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带式输送机主电机、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部分和受控部分;所述主控部分包括PLC控制器(1)、HMI设备(2)、工控机(3)、PROFIBUS?DP总线(4)、以及MPI网络(5);所述受控部分包括变频器(6)、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7)、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8)、带式输送机主电机(9)、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10)、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11)、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12)、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13)、以及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14);其中,HMI设备(2)的输出端通过PROFIBUS?DP总线(4)与PLC控制器(1)的输入端连接;工控机(3)的输出端通过MPI网络(5)与PLC控制器(1)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6)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配电保护电路(7)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电路(8)的输入端均通过PROFIBUS?DP总线(4)与PLC控制器(1)的输出端连接;带式输送机主电机(9)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前后设备运行控制电路(10)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控制电路(11)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张紧控制电路(12)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皮带秤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带式输送机减速器控制电路(14)的输入端均通过MPI网络(5)与PLC控制器(1)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永宁,曹兰军,
申请(专利权)人:原平市兴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