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上压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504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上压板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混料、烧结、热处理、发黑处理等过程,配料中主要为还原铁烧粉,还包括有废钢粉末、电解镍、铜粉、硫化锰粉、二硫化钼粉、钨粉。采用液压机一次性成型,节材节能节时,易于批量化生产,且能达到使用强度的要求,密度可达到7.4g/cm3以上;简化工艺操作过程,且易于批量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发黑处理的产品,其表面的硬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具体是模具上压板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模具上压板一般是厂家购置钢坯后,自行加工,一则成本很高,同时也浪费人工。钢坯质量性能指标,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厂家需要,影响生产。粉末冶金由于其生产工艺简便,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生产相应的机械部件有其优势,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一次性成型,整体性能较好、易于批量生产、相对成本较低。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图纸的要求设计制作上压板粉末冶金冲压模具; (2)、制备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废钢粉末15-20、电解镍O. 2-0. 4、铜粉O. 5-0. 6、硫化锰粉I. 1-1. 3、二硫化钥粉 O. 3-0. 5、钨粉 O. 1-0. 2、铌 O. 8-1、硅 O. 5-0. 8、铝 O. 8-1、铬粉 L 8-2. 2、三氧化二镧O. 2-0. 3、石墨I. 0-1. 2、硫磺O. 4-0. 5、小于45微米硬脂酸I. 5-2. O、N-2-(氨乙基)_3_氨丙基二甲氧基娃烧1_2、硬脂酸锋1-2、月桂醇硫酸钠1-2、其余为还原铁粉,各原料过150目筛; (3)、先将除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的其它组分,倒入双锥混料机进行充分混合,搅拌转速1000-1200转/分,混合时间为40-50分钟;再将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倒入,再混合时间为30-40分钟,搅拌转速2000-2200转/分; (4)、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模具,用300-400吨液压机压制成型; (5)、然后将成型的产品采用自动网带式炉烧结炉进行预烧结,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氛,烧结温度控制在800—920 V,保温时间2-3小时;然后以40-50 °C /小时升温,至1080-1120°C,保温3-4小时,,冷却; (6)、将烧结完成后的坯料置于箱式炉中,加热到865-875°C,保温50-70分钟,出炉空冷至300°C,再回火至400-450°C,保温10-12小时,然后油淬至室温,静止冷却; (7)、最后高温蒸汽发黑防锈处理,在450-550°C温度下,通往水蒸汽使整形后的产品表面形成黑色致密的氧化膜。采用液压机一次性成型,节材节能节时,易于批量化生产,且能达到使用强度的要求,密度可达到7. 4g/cm3以上;简化工艺操作过程,且易于批量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发黑处理的产品,其表面的硬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的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模具上压板的制备步骤 (1)、按照图纸的要求设计制作上压板粉末冶金冲压模具; (2)、制备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废钢粉末15、电解镍O. 2、铜粉O. 5、硫化锰粉I. I、二硫化钥粉O. 3、钨粉O. I、铌O. 8、硅O. 8、铝O. 8、铬粉I. 8、三氧化二镧O. 2、石墨I. O、硫磺O. 4、小于45微米硬脂酸I. 5、N_2_(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硬脂酸锌2、月桂醇硫酸钠I、其余为还原铁粉,各原料过150目筛; (3)、先将除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的其它组分,倒入双锥混料机进行充分混合,搅拌转速1000-1200转/分,混合时间为40-50分钟;再将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倒入,再混合时间为30-40分钟,搅拌转速2000-2200转/分; (4)、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模具,用300-400吨液压机压制成型; (5)、然后将成型的产品采用自动网带式炉烧结炉进行预烧结,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氛,烧结温度控制在800—920 V,保温时间2-3小时;然后以40-50 °C /小时升温,至1080-1120°C,保温3-4小时,,冷却; (6)、将烧结完成后的坯料置于箱式炉中,加热到865-875°C,保温50-70分钟,出炉空冷至300°C,再回火至400-450°C,保温10-12小时,然后油淬至室温,静止冷却; (7)、最后高温蒸汽发黑防锈处理,在450-550°C温度下,通往水蒸汽使整形后的产品表面形成黑色致密的氧化膜。检测性能指标 硬度HRC =50-60,抗弯强度1000-1200Mpa,冲击韧性3. 9-4. 9J/cm2,抗拉强度800-890 Mpa0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图纸的要求设计制作上压板粉末冶金冲压模具; (2)、制备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废钢粉末15-20、电解镍O. 2-0. 4、铜粉O. 5-0. 6、硫化锰粉I. 1-1. 3、二硫化钥粉 O. 3-0. 5、钨粉 O. 1-0. 2、铌 O. 8-1、硅 O. 5-0. 8、铝 O. 8-1、铬粉 L 8-2. 2、三氧化二镧O. 2-0. 3、石墨I. 0-1. 2、硫磺O. 4-0. 5、小于45微米硬脂酸I. 5-2. O、N-2-(氨乙基)_3_氨丙基二甲氧基娃烧1_2、硬脂酸锋1-2、月桂醇硫酸钠1-2、其余为还原铁粉,各原料过150目筛; (3)、先将除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的其它组分,倒入双锥混料机进行充分混合,搅拌转速1000-1200转/分,混合时间为40-50分钟;再将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倒入,再混合时间为30-40分钟,搅拌转速2000-2200转/分; (4)、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模具,用300-400吨液压机压制成型; (5)、然后将成型的产品采用自动网带式炉烧结炉进行预烧结,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氛,烧结温度控制在800—920 V,保温时间2-3小时;然后以40-50 °C /小时升温,至1080-1120°C,保温3-4小时,冷却; (6)、将烧结完成后的坯料置于箱式炉中,加热到865-875°C,保温50-70分钟,出炉空冷至300°C,再回火至400-450°C,保温10-12小时,然后油淬至室温,静止冷却; (7)、最后高温蒸汽发黑防锈处理,在450-550°C温度下,通往水蒸汽使整形后的产品表面形成黑色致密的氧化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配料、混料、烧结、热处理、发黑处理等过程,配料中主要为还原铁烧粉,还包括有废钢粉末、电解镍、铜粉、硫化锰粉、二硫化钼粉、钨粉。采用液压机一次性成型,节材节能节时,易于批量化生产,且能达到使用强度的要求,密度可达到7.4g/cm3以上;简化工艺操作过程,且易于批量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发黑处理的产品,其表面的硬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的强度。文档编号B22F3/16GK102896315SQ20121034076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春芳 申请人:安徽省怀远县尚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上压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图纸的要求设计制作上压板粉末冶金冲压模具;(2)、制备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废钢粉末15?20、电解镍0.2?0.4、铜粉0.5?0.6、硫化锰粉1.1?1.3、二硫化钼粉0.3?0.5、钨粉0.1?0.2、铌0.8?1、硅0.5?0.8、铝0.8?1、铬粉1.8?2.2、三氧化二镧0.2?0.3、石墨1.0?1.2、硫磺0.4?0.5、小于45微米硬脂酸1.5?2.0、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硬脂酸锌1?2、月桂醇硫酸钠1?2、其余为还原铁粉,各原料过150目筛;(3)、先将除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的其它组分,倒入双锥混料机进行充分混合,搅拌转速1000?1200转/分,混合时间为40?50分钟;再将废钢粉末和还原铁粉倒入,再混合时间为30?40分钟,搅拌转速2000?2200转/分;(4)、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模具,用300?400吨液压机压制成型;(5)、然后将成型的产品采用自动网带式炉烧结炉进行预烧结,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氛,烧结温度控制在800??920℃,保温时间2?3小时;然后以40?50℃/小时升温,至1080?1120℃,保温3?4小时,冷却;(6)、将烧结完成后的坯料置于箱式炉中,加热到865?875℃,保温50?70分钟,出炉空冷至300℃,再回火至400?450℃,保温10?12小时,然后油淬至室温,静止冷却;(7)、最后高温蒸汽发黑防锈处理,在450?550℃温度下,通往水蒸汽使整形后的产品表面形成黑色致密的氧化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怀远县尚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