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带钢辊缝模型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488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轧带钢辊缝模型的优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主要是优化了辊缝设定计算模型结构,增加了辊缝零点漂移补偿,降低了计算辊缝设定值时存在的辊缝零点漂移量偏差;同时对辊缝自学习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同时去除极值轧制力和极值辊缝的辊缝自学习数据筛选方法,以及采用短时遗传学习与长时遗传学习机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减轻辊缝自学习的震荡。对辊缝模型采用上述优化方法后,保证了辊缝设定值的准确性以及辊缝自学习的有效性,使得辊缝模型计算精度大幅提高,进而提高了热轧带钢成品带钢的厚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了。
技术介绍
厚度精度作为一种衡量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成为国内外冶金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带钢厚度波动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轧机辊缝发生了波动。所以带钢产生厚度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轧辊辊缝的问题,辊缝的设定精度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终轧尺寸精度。轧机弹跳曲线是辊缝设定核心依据。弹跳曲线在零压力下对应的辊缝数值就是弹跳曲线的零点辊缝。该零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轧制过程中逐渐漂移,难以实现精确的建模和实时计算,所带来的误差会使辊缝零点漂移,现有的辊缝设定模型没有考虑辊缝零点 漂移,使得辊缝设定值存在偏差,降低了辊缝的设定精度,只能靠自学习方法修正其误差,无法通过精确的预设定提前得到补偿,在前后轧制工况变化较大时即换规格或换辊后会出现厚度精度下降的情况。模型自学习也是提高模型设定精度的重要手段,学习要根据系统状态的变化,不断利用实时信息,进行模型系数的修正,学习过程把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学习系数,用于下一块钢的设定计算。自学习通过学习系数的不断修正,使设定值不断趋近实际值,从而提高模型的设定精度。目前使用的辊缝自学习模型是采用指数平滑法,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带钢辊缝模型的优化方法,包括辊缝设定计算模型及辊缝自学习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辊缝计算模型中加入了辊缝零点漂移补偿,降低了辊缝零点漂移所引起的辊缝计算偏差,优化了辊缝设定模型结构,从而提高了热轧带钢辊缝模型的设定计算精度;优化后的辊缝设定计算模型为如下形式:Gap=Fh-(S-Sj)*Gwid100*WCX+(S0-Sj)*Gwid100+(F-F0)*Goil100*M-Lcs式中:Gap???辊缝设定计算值;Fh????板带出口厚度设定计算值;Gwid??宽度补偿增益,层别数据;WCX??宽度补偿;Goil???油膜补偿增益,层别数据;M?????轧机常数;Lcs???辊缝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静王军生陈百红张岩李文斌宋宝宇秦大伟宋君王奎越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