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非人哺乳动物哮喘模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438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构建非人哺乳动物哮喘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第1天和第7天向非人哺乳动物腹腔注射有效量的含鸡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的PBS溶液,同时从非人哺乳动物咽喉壁缓慢滴加有效量的含鸡卵蛋白和脂多糖的PBS溶液;步骤二、从第13天到第15天连续三天雾化含鸡卵蛋白的PBS溶液,对非人哺乳动物进行抗原的呼吸道致敏。上述方法成功构建了气道以中性粒细胞增高的非人哺乳动物的哮喘模型,排除了气道损伤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可能,缩短了建模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哮喘动物模型构建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全球患病人数多,控制哮喘发作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尽最大可能解除患者痛苦,构建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必要。以往认为过敏原诱导Thl/Th2应答失衡致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点,此类患者对激素治疗效果敏感。现有技术构建的模型也多以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此类模型常用构建方法为分别在第I大和第14天腹腔注射鸡卵蛋白致敏,在第28、29,30连续3天,每天30分钟-I小时I %卵蛋白液雾化激发,第32天处死,收集相关标本。 然而,人们发现一类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研究发现,此类患者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甚至不增高;外周血除了Th2细胞的增高,还有Thl7细胞的增高,且增加的幅度更大;相应细胞因子IL-4/IL-17的ELISA结果也有类似发现。据此提出静息型T细胞在接收树突状细胞处理、提呈的相关抗原刺激后向Thl7细胞方向偏振,诱导哮喘患者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募集。现有技术虽能成功构建相关哮喘模型,但共有三次致敏,分别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建非人哺乳动物哮喘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在第1天和第7天向非人哺乳动物腹腔注射有效量的含鸡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的PBS溶液,同时从非人哺乳动物咽喉壁缓慢滴加有效量的含鸡卵蛋白和脂多糖的PBS溶液;步骤二、从第13天到第15天连续三天雾化含鸡卵蛋白的PBS溶液,对非人哺乳动物进行抗原的呼吸道致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