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建中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436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芪建中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饴糖30份、桂枝15份、芍药18份、生姜9份、大枣6份、黄芪30份、炙甘草6份。其生产过程包括:超音速气流粉碎、醇水提取、超声波粉碎提取、水煎浓缩、超音速喷雾干燥、纳米研磨、高压乳匀、纳米粒制备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注重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所体现出的多协同、多靶向等优点。规模化生产后,可大幅减少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可使药物的靶向性、缓控释性更强。可内外给药并举,可按子午流注、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在四个时间段服用。还可以制备成膜剂、透皮剂按子午流注、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贴在人体不同部位,可通过皮肤直接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芪建中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
技术介绍
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暂时还未被揭示其神秘面纱,但中药方剂中一些神秘黑箱药效作用就藏在中药水煎液中,不能一味最求中药西化、中药现代化而只用单体和有效部位。中药水煎浓缩液不能弃之不用!中药方剂用水煎煮时,由于方剂合煎时的高温以及溶液中复杂的化学环境,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固有物质间的络合、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生成溶液中原来没有的某些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对全 方产生增效、减毒或改性等药效作用。加强中药方剂水煎液中新成分形成机制、稳定性及其药效的研究,对提高中药复方和新药水平,逐步缩小中药复方和中药新药与国际间的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增加了新途径和新来源。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来管理。制剂水平的落后不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且导致药品附加值低,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和产业经济效益,是造成我国医药工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产值仅相当于一两个跨国制药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O新药、新剂型开发水平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医药工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我国口服制剂约占各种全身给药制剂的2/3,加快研制和推广口服缓控释制剂是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黄芪建中汤处方来源于《金匮要略》。该方的药物组成为饴糖(30克)桂枝(15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黄芪(30克)炙甘草(6克)。制备方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用于益气温阳、养血通便。便秘(气虚阳弱,阴血不足型),症状为大便干结、排便时间延长、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便后疲乏、舌淡苔薄、脉虚。方解本方症乃由气虚阳弱,阴血不足所致。气虚不温煦脏腑,饮食不能腐熟,血虚不濡润,津液枯涸;阳虚不化而水凝成冰。故治以益气温阳,养血通便之法,方中重用黄芪益气润肠;桂枝配女贞子滋水之上源,使上焦云施雨布,枯涸之脏腑得以灌溉。黄芪配甘草、大枣补益中州,中气充足转输正常,诸脏安康。芍药、当归养血润燥,饴糖益脾润燥,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用桔梗宣肺通腑。生姜、大枣养胃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养血润肠通便之功。脾胃虚弱,脉络失养而拘急,则脘腹隐隐作痛或急痛;寒得温则行,故喜温喜按;因劳伤气,故疼痛因劳而加重;胃气虚而不降,则饮食不振;气虚不得温养,则四肢无力,倦怠,或身重;气虚不能固护,则自汗,或盗汗;气虚不能温煦于外,则手足不仁;气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均为脾胃虚弱之征。其治当补中益气,温养气血。方中黄芪补益脾胃,建立中气,益气生血。胶饴补益脾胃,生化气血,缓急止痛。芍药养血补血,缓急止痛。桂枝温阳化气,辛散升举。生姜温暖脾胃。大枣、甘草,补益脾胃,和合中气。由于营卫气血不足,已不能濡养肌肤,加上风寒入侵血脉,使血行涩滞,运行不畅,肌肤变得麻木不仁。本方中黄芪益气实卫;桂枝温经通阳;白芍和营养血;黄芪、桂枝相伍补气通阳;生姜、大枣合用既可调营卫,又可健脾和中,重用生姜可助桂枝以散风寒通血脉。全方配伍起来,既可温养卫气营血以扶正,又可散风寒、通血脉,祛除邪气。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大部切除后倾倒综合征,胃轻瘫综合征,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肝炎,乙肝等。临证选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1、血液及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心绞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其他疾病带下症,崩漏,过敏性鼻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及血卟啉病等。病例盐都县第二人民医院江汉秦,观察了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胃镜复查见病变处胃粘膜明显改善,范围近乎消失。有效症状部分减轻,胃粘膜改善,范围缩小。无效用药2个月余,症状及胃镜复查无改变。结果本组59例,治疗1-2个疗程,显效39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胃镜复查转为浅表性胃炎36例,萎缩范围缩小13例,发生肠上皮化生I例。现代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煎剂可以使兔在体肠管紧张度增加,对离体肠鼠肠管可增大其收缩程度。女贞子内含甘露醇,脂肪油等,有缓下作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的创新性和突破性进展是已找出黄芪建中汤现代中药新剂型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关键点,本专利技术将及时填补国内外在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和以中西医结合理论研发“黄芪建中汤整合型新剂型”领域的空白,产品具有靶向分布广等优点,国内外无相同或类似的文献报道。研发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国际一级查新报告和专利检索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进步和新颖性。利用国内外数据库进行了查新检索,综合国内外文献阅读、分析对比得到以下结论“联用技术研发纳米药物整合型新剂型”项目,其创新点1)采用富含微量元素的中药纳米粉体、药物单体、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群、中药浸膏、水煎浓缩液等以不同药物载体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球、纳米囊、聚合物胶束、固体酯质纳米粒、磁性纳米粒、免疫纳米粒、纳米乳剂、混悬剂、囊泡、药质体、微胶囊、毫微粒、毫微球、毫微襄等,然后混匀分别装入软、硬胶囊中同时联合使用并制备成一种整合型新剂型或根据以上方法制备成其他类型的整合型新剂型;2)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研发“纳米药物整合型新剂型”,产品具有靶向分布广、缓控释性能强等特点;在国内文献中未见公开报道,该项目综合技术特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查新编号200921c0704948。进一步来看本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是整合了中医、西医的各自优点,以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和注重药物间的协同观念及辨证施治为总战略战术思想,结合现代西方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药剂学等理论,注重已证实的中药单一物质单体治疗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注重中药有效物质、有效部位和有效物质群对治疗疾病所起到的整体作用。注重中药所含的微量元素对治疗疾病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本中药复方所用中药的药物有效成分明确,药物药效已得到现代医学的承认。注重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研制现代中药。这些必将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中该整合型新剂型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治糖30份、桂枝15份、芍药18份、生姜9份、大枣6份、黄芪 30份、炙甘草6份。其中,所述的各中药富含有机锌、硒等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上述的,其中将药物与载体制备成药物载体原料药,原料药可以是纳米粒、毫微粒、微米脂质体、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聚合物胶束、药质体、纳米乳、脂质微球、微囊、微乳、脂质液体、纳米膜、纳米混悬液、微胶囊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并可根据需要将一种或多种进行混合。所述的保护范围不仅是所述范围内的上述药物载体原料药,也包括在其基础上制备或添加其他不影响其所治疾病的疗效,而只是使其疗效更好的药物载体原料药。进一步地,上述的,其中本新剂型选用的药物载体材料、活性剂、助乳剂、分散剂等药物辅料是明胶、清蛋白、淀粉及其衍生物、海藻酸盐、β -环糊精、蛋白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芪建中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剂型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饴糖30份、桂枝15份、芍药18份、生姜9份、大枣6份、黄芪30份、炙甘草6份。其中,所述各中药富含有机锌、硒等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