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民专利>正文

侧支型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377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支型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侧支架和连接主支架与侧支架的软连接部,主支架包括半裸支架部和内置的侧支架安装座,半裸支架部位于主支架的头端侧,在主支架头端侧的全周部分上设置有骨架,在头端骨架的半周范围内具有覆膜,另外半周为裸支架,半周范围的头端覆膜部分紧贴主动脉的小弯侧内壁;侧支架安装座设置在主支架的内侧,软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侧支架安装座,另一端连接侧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其头端的覆膜部分能够完全覆盖易产生病变部分的主动脉弓部的小弯侧,又通过内置侧支架安装座,使主支架的外壁与主动脉弓部血管的内壁紧密贴合,同样达到了完全覆盖病变部位的效果,从而保证良好的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创介入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指一 种侧支型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将覆膜支架用于治疗主动脉疾病是近年来主 动脉外科的一大进展,其适应症已包括主动脉弓部瘤和胸腹主动脉瘤等。这一技术大大减轻了手术创伤,患者恢复较快,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下面对主动脉弓部进行说明。目前用于主动脉弓部的覆膜支架为直筒形。图5示出了用于主动脉疾病的例子,当近端瘤颈与左锁骨下动脉距离较近时,为了获得足够长的锚定区以避免由于主动脉内高速血流导致覆膜支架的移位,往往需要将左锁骨下动脉一并封闭。这样虽然可以实现覆膜支架固定在主动脉内,但由于覆膜支架封闭了左锁骨下动脉,可能引起脑缺血和左上肢缺血。另外,破口位置接近弓部者,以现有支架则不能完成手术,如采用烟囱技术,则往往会产生内漏而影响治疗效果。使用侧支型支架可解决上述的问题,即侧支型支架可在重建主动脉弓的同时也重建了重要的侧支血管,然而目前使用的侧支型支架由于其侧支架被固定在主支架的外壁上,导致在使用时侧支型支架的外壁不能和血管内壁完全贴合,从而不能将重要侧支血管附近的病变部位完全覆盖而影响手术的效果,并且上述的侧支型支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被稳固的固定在血管内,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发生移动。另外,使得各条侧支架分别对准相对应的弓部分支变得十分困难。同时也有,为了便于与输送器的安装,目前的侧支型覆膜支架的头端的全周设置为没有覆膜的裸支架,然而没有覆膜的裸支架部分不能将容易产生病变部位的动脉小弯侧覆盖。因此使用侧支型覆膜支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在重建重要的侧支血管的前提下,将动脉血管内的病变部分完全紧贴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支型覆膜支架,以实现重建重要的侧支血管的前提下,使侧支型覆膜支架的主支架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支型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侧支架和连接主支架与侧支架的软连接部,所述主支架包括半裸支架部和内置的侧支架安装座,所述半裸支架部位于主支架的头端侧,在所述主支架头端侧的全周部分上设置有骨架,在所述头端骨架的半周范围内具有覆膜,另外半周为裸支架,所述半周范围的头端覆膜部分紧贴主动脉的小弯侧内壁;所述侧支架安装座设置在主支架的内侧,所述软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侧支架安装座,另一端连接所述侧支架。将主支架的头端侧设置为半裸支架,使其一侧的覆膜部分能够完全覆盖易产生病变部分的主动脉弓部的小弯侧;将侧支架安装座内置于主支架,使主支架的外壁与主动脉弓部血管的内壁紧密贴合,同样达到了完全覆盖病变部位的效果,从而保证良好的手术质量。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半裸支架部的裸支架部分在主支架的周向方向上与侧支架为同一侧。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侧支架安装座的外壁与所述主支架的内壁紧密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侧支架安装座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主支架的轴线方向平行。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主支架上形成有呈向内凹的弧形凹部,所述弧形凹部为无骨架支撑的覆膜部分,所述弧形凹部上设置有与所述侧支架相对应的开口,所述侧支架贯通所述开口。 由于内置于主支架的侧支架安装座的轴线与主支架的轴向方向平行,从而使对应侧支架安装座的弧形凹部中的开口的面积较大,因此,很容易将其开口对准侧支血管。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侧支架安装座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弧形凹部。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侧支架安装座的所述弧形凹部侧的开口端朝向设置为顺血流方向。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侧支架安装座的所述弧形凹部的开口端朝向设置为逆血流方向。固定在主支架上的侧支架安装座的开口端朝向既可顺血流方向也可逆血流方向,从而使侧支型覆膜支架在血管中的安装更加灵活。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所述弧形凹部的四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对位侧支血管的对位标记。在主支架的弧形凹部的圆周位置上设置对位标记,能够很容易将侧支架放入侧支血管中。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侧支架安装座的直径大小及数量对应侧支血管的大小及数量。本专利技术的侧支型覆膜支架,通过将主支架的头端侧设置为半裸支架,使其一侧的覆膜部分能够完全覆盖易产生病变部分的主动脉弓部的小弯侧,又通过将侧支架安装座内置于主支架,使主支架的外壁与主动脉弓部血管的内壁紧密贴合,同样达到了完全覆盖病变部位的效果,从而保证良好的手术质量。附图说明图I表示侧支型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不图I中的侧支型覆I旲支架的右视不意图;图3表示图I中的侧支型覆膜支架的仰视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侧支型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的示意图;图5表示现有技术中直筒型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的示意图。I:主支架;10:骨架;11:头端骨架;12:主体骨架;20:覆膜;21:头端覆膜;22:主体覆膜;23:凹部覆膜;23a:凹档;30:侧支架安装座;40:侧支架;50:软连接部;a :半裸支架部;b :支架主体部;c :弧形凹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支型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主支架I和侧支架安装座30。主支架I由骨架10和覆膜20构成,整体呈直圆筒或渐细圆筒形,该骨架10为金属骨架,长度例如可为16(T200mm,直径例如可为22 42_,头端(图I所示的上端部)直径可与末端(图I所示的下端部)相同,亦可以小于末端直径,末端可以有或无裸支架。主支架I可分为半裸支架部a、支架主体部b和弧形凹部C。骨架10由位于半裸支架部a的头端骨架11和位于支架主体部b的主体骨架12构成,该头端骨架11呈波数较少(例如为4个或6个)波峰较大的“Z”形结构或编织结构,主要用于连接输送机构;主体骨架12呈波数量较多波峰较小的波浪形结构,用于支撑主体覆膜22。半裸支架部a位于整个侧支型覆膜支架的头端,大致周向一半为裸支架,另一半由头端覆膜21覆盖的半裸式支架。该裸支架部分靠近侧支血管一侧,也就是说,该具有头·端覆膜21的覆膜部分所设置的位置远离侧支血管一侧,紧贴主动脉的小弯侧内壁。支架主体部b为主支架I的主体,由主体骨架12和覆盖在该主体骨架12上的主体覆膜22构成。在支架主体部b的靠近侧支血管一侧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呈凹状的弧形凹部C,即弧形凹部c位于b部内,该弧形凹部c的位于主支架I的圆周表面上的四周边框由金属丝围成,在由该金属丝包围的中间部分为覆膜部分,无金属架支撑,弧形凹部c呈纵向剖开的一半的水滴型,即具有较细的顶端c I和由较细的顶端向一侧沿轴向扩展延伸的较宽的末端c2,该弧形凹部c在径向由处于主支架I上的支架主体部b的圆周表面的顶端c I在向末端c2扩展过程中的径向截面逐渐变大,最终在覆膜支架的圆周壁上的c2处形成凹档23a,该弧形凹部c的周向尺寸为支架主体部b圆周长的大致1/4,轴向长度例如可为 30 50mm。侧支架安装座30固定在靠近弧形凹部c顶端Cl的支架主体部b的内侧,即侧支架安装座30设置在轴向与凹档23a的相反的一端,且在圆周方向上侧支架安装座30与弧形凹部c位于主支架I的同一侧。该侧支架安装座30的安装方式包括前向和后向两种,是指该侧支架安装座30的开口朝向顺血流流向或逆血流流向。该侧支架安装座30同样由骨架和覆膜构成,呈圆筒形,该圆筒形侧支架安装座30的轴线方向大致与主支架I的轴线方向平行,并对应重要侧支血管的数量设置为3处,该侧支架安装座30的直径对应侧支血管设置,例如为6 12mm的范围。由于内置于主支架I的侧支架安装座30的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支型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1)、侧支架(40)和连接主支架(1)与侧支架(40)的软连接部(5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包括半裸支架部(a)和内置的侧支架安装座(30),所述半裸支架部(a)位于主支架(1)的头端侧,在所述主支架(1)头端侧的全周部分上设置有头端骨架(11),在所述头端骨架(11)的半周范围内具有头端覆膜(21),另外半周为裸支架,所述半周范围的头端覆膜(21)部分紧贴主动脉的小弯侧内壁;所述侧支架安装座(30)设置在主支架(1)的内侧,所述软连接部(50)的一端连接所述侧支架安装座(30),另一端连接所述侧支架(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