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引流支架,具有管体(1),在管体(1)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盘(2),在所述管体(1)的上端设有导入限位头(3),该导入限位头(3)一头小另一头大,并在导入限位头(3)上开有至少一个引流孔(3a),该引流孔(3a)与管体(1)的中心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用于泪囊与鼻腔之间吻合口的支撑以及泪小管断裂的支撑,不仅安装及取出方便、快捷,而且支撑定位的可靠性好,具有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性能可靠、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等特点,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将泪囊和鼻腔导通的引流支架。
技术介绍
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以及泪囊粘液囊肿等采用药物治疗比较困难。临床上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木、泪囊鼻腔激光造口木等),即在内窥镜下于泪囊与鼻腔之间新开设ー个导流孔。在泪囊鼻腔吻合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待泪囊与鼻腔的吻合ロ开设好以后,将引流支架安放入吻合口中,引流支架一方面对吻合ロ进行支撑和固定,防止吻合ロ粘连;另一方面起止血的作用。待吻合ロ完全成型后,将引流支架从鼻腔中取出即可。现有的引流支架由管体、扣爪和定位盘组成,存在功能単一、可靠性较差等不足,特别是当泪小管断裂的时候,必须借助另外的支架进行支撑,既麻烦又费时间,同时会增加医疗成本。同吋,上述结构通过扣爪将泪囊壁扣住,安装不方便,装入后定位的可靠性较差,特别是在取出的时候,扣爪的尖端有可能将吻合ロ的组织划伤,因此必须特别小心,取出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取出方便的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引流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引流支架,具有管体(1),在管体(I)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盘(2),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管体(I)的上端设有导入限位头(3),该导入限位头(3) —头小另ー头大,并在导入限位头(3)上开有至少ー个引流孔(3a),该引流孔(3a)与管体(I)的中心孔相连通。本技术将管体上端的结构由传统的扣爪改为ー头小另ー头大的导入限位头,该导入限位头具有导向作用,在泪囊鼻腔吻合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待泪囊与鼻腔的吻合ロ开设好以后,将本技术装入吻合ロ中更方便、快捷。在手术完成以后,导入限位头起限位的作用,并且定位的可靠性好,能有效防止本技术从吻合口中退出;导入限位头上的引流孔起临时导流的作用,将泪囊的泪水通过引流孔及管体的中心孔引至鼻腔。待吻合ロ完全成型,用镊子夹住定位盘向外拉动,使导入限位头塑性变形后从吻合口中退出,即可将本技术从鼻腔中取出,此后由吻合ロ进行泪水引流。由此可见,本技术安装及取出时方便、快捷,不会造成吻合ロ的组织损伤,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为了适应不同情形吻合ロ的需要,所述管体(I)由上引流段(Ia)和下引流段(Ib)相连组成,上引流段(Ia)与下引流段(Ib)之间具有拐角。为了使引流更畅通,并增强支撑定位的可靠性,所述上引流段(Ia)与下引流段(Ib)之间圆滑过渡,并且上引流段(Ia)与下引流段(Ib)之间具有50 100°的夹角。所述导入限位头(3)为蘑菇头形或者撑开的伞形。以上结构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并且装入时的引导作用以及装好后的限位作用明显。为了便于选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考虑材料对人体组织的刺激反应,所述管体(I)、定位盘(2)和导入限位头(3)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该高分子材料为聚こ烯或聚丙烯或硅橡胶或聚氨基甲酸こ酷。在所述导入限位头(3)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条(4),该支撑条(4)的长度为50-220mm。若吻合手术时泪小管发生断裂,可以将支撑条引入泪小管中,该支撑条起支撑、定位的作用,以便于泪小管重新长合。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条(4)为等直径的实心或空心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条(4)的横截面从根部向悬空端逐渐减小。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同时用于泪囊与鼻腔之间吻合ロ的支撑以及泪小管断裂的支撑,不仅安装及取出方便、快捷,而且支撑定位的可靠性好,具有结构简単、实施容易、性能可靠、成本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等特点,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吻合ロ支撑的使用状态參考图。图5为本技术用于吻合ロ支撑以及泪小管断裂支撑的使用状态參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引流支架由管体I、定位盘2和导入限位头3构成,其中管体I为圆弧形,该圆弧的半径为10 15mm,具体大小视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3_。管体I横截面的外轮廓为椭圆形,管体I中心孔的横截面也为椭圆形。在管体I的上端一体形成有导入限位头3,该导入限位头3上小下大,导入限位头3优选为蘑菇头形或者撑开的伞形。所述管体I的中心孔将导入限位头3顶面的中央贯通,在导入限位头3上还开有至少ー个引流孔3a,该引流孔3a与管体I的中心孔相连通。所述引流孔3a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是ー个、两个、四个或者更多。如图I所示,在管体I的下端一下形成有定位盘2,该定位盘2的外轮廓为椭圆形,定位盘2的中部稍微偏心的位置与管体I的外壁相连,定位盘2的顶面为中部高边缘低的锥面。以定位盘2的底面为基准面,管体I的上端斜向上延伸,即管体I的上端偏离通过定位盘2底面中心的垂线。在定位盘2上还开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环绕在管体I的四周。所述管体I、定位盘2和导入限位头3为一体结构,由聚こ烯或聚丙烯或硅橡胶或聚氨基甲酸こ酯或其它类似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管体I的中心孔未将导入限位头3顶面的中央贯通。在导入限位头3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条4,该支撑条4与导入限位头3为一体结构,支撑条4的长度为50-220mm。所述支撑条4为等直径的实心或空心结构;或者,支撑条4的横截面从根部向悬空端逐渐减小。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管体I横截面为椭圆形、圆形或其它适合的形状,管体I中心孔的横截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椭圆形。所述管体I由上引流段Ia和下引流段Ib相连组成,上引流段Ia与导入限位头3连为一体,下引流段Ib与定位盘2连为一体。所述上引流段Ia为弧形或直线型,下引流段Ib为圆弧形或直线型,上引流段Ia与下引流段Ib之间具有拐角,两者之间圆滑过渡,并且上引流段Ia与下引流段Ib之间具有50 100°的夹角。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I或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如图4所示,在泪囊鼻腔吻合手术进行的过程中,待泪囊5与鼻腔6的吻合ロ开设好以后,将本技术装入吻合口中,使导入限位头3将泪囊壁扣住,而定位盘2与鼻腔6的内壁贴合,导入限位头3和定位盘2结合,起定位的作用,以防止引流之间发生轴向及周向移动,保证引流支架在吻合口内安放稳固,不发生松动及脱落。引流支架一方面对吻合ロ进行支撑和固定,防止吻合ロ粘连;另一方面管体I的外壁还能压迫吻合ロ,起止血的作用。在手术完成以后,引流孔3a及管体I的中心孔起临时导流的作用,将泪囊5的泪水引至鼻腔6 ;待吻合ロ完全成型,即可用工具勾住定位盘2上的通孔向外拉,在外拉カ的作用下,导入限位头3发生塑性变形,朝着管体I收拢后通过吻合ロ进入鼻腔6,进而整个引流支架可从鼻腔6中取出,此后由吻合ロ进行泪水引流。如图5所示,若泪小管7发生断裂,可以将本技术中的支撑条4引入泪小管7中,该支撑条4起支撑、定位的作用,以便于泪小管7重新长合。权利要求1.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引流支架,具有管体(1),在管体(I)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盘(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I)的上端设有导入限位头(3),该导入限位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泪囊鼻腔吻合手术用引流支架,具有管体(1),在管体(1)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盘(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1)的上端设有导入限位头(3),该导入限位头(3)一头小另一头大,并在导入限位头(3)上开有至少一个引流孔(3a),该引流孔(3a)与管体(1)的中心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灿,张将,王志全,贺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贺鹏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