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阻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8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设备,为一种大包阻渣器。其特征是在大包下渣口安装一机械装置,装置由阻旋器和带浮子的阀芯及与之相配合的阀座组成,其中阻旋器由上下联板与辐板组成,阀芯安装在阻旋器的中心由辐板内边缘组成的空间中,阀座与大包底壳下方的下料管相对齐。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大大降低了现有设备的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设备,特指一种大包阻渣器
技术介绍
连铸连轧工艺在冶金行业正普遍推广,熔炼炉将铁水放入大包,大包运输到铸轧车间后将铁水转入中间包以供浇铸。由于大包中铁水表面飘浮一层钢渣,在将铁水转入中间包时要避免钢渣流入,否则将会影响下段工序质量。现行设备大多采用电磁原理探测铁水含渣量以控制下料阀,设备投资大,可靠性差,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大包阻渣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在大包下渣口安装一机械装置,装置由阻旋器和带浮子的阀芯及与之相配合的阀座组成,其中阻旋器由上下联板与辐板组成,阀芯安装在阻旋器的中心由辐板内边缘组成的空间中,阀座与大包底壳下方的下料管相对齐。装置周边的辐板能有效阻止包内铁水的旋转,从而限制漩涡的形成,装置中心的浮子能感测铁水液位,与浮子连体的阀芯能及时切断水流,这样既能排净大包内铁水,又能有效阻止钢渣的下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大大降低了现有设备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阻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阻旋器2-辐板3-下料管4-大包底壳5-下料阀座6-浮子7-上联板8-下联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阻旋器(1)由上下联板(7、8)与辐板(2)组成,下联板(8)内孔为下料阀座(5),辐板(2)内边缘组成的空间正好可容纳浮子(6)并使其在上下联板间自由运动,浮子(6)底部即为与阀座(5)配合的阀芯,整个阻渣器安装在大包底壳(4)上并与下料管(3)对齐。铁水经下料管(3)下泻时,辐板(2)能有效阻止包内铁水的旋转,从而限制漩涡的形成,不致在铁水中夹带钢渣,浮子(6)经过配重使其重度比铁水小比钢渣大,铁水流尽时与浮子连体的阀芯能及时切断水流,有效阻止钢渣的下流。权利要求1.大包阻渣器,其特征是在大包下渣口安装一机械装置,装置由阻旋器(1)和带浮子(6)的阀芯及与之相配合的阀座(5)组成,其由阻旋器由上下联板(7、8)与辐板(2)组成,阀芯安装在阻旋器(1)的中心由辐板(2)内边缘组成的空间中,阀座(5)与大包底壳(4)下方的下料管(3)相对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设备,为一种大包阻渣器。其特征是在大包下渣口安装一机械装置,装置由阻旋器和带浮子的阀芯及与之相配合的阀座组成,其中阻旋器由上下联板与辐板组成,阀芯安装在阻旋器的中心由辐板内边缘组成的空间中,阀座与大包底壳下方的下料管相对齐。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大大降低了现有设备的成本。文档编号B22D41/50GK2740320SQ20042002804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周根明, 周云祥 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包阻渣器,其特征是在大包下渣口安装一机械装置,装置由阻旋器(1)和带浮子(6)的阀芯及与之相配合的阀座(5)组成,其中阻旋器由上下联板(7、8)与辐板(2)组成,阀芯安装在阻旋器(1)的中心由辐板(2)内边缘组成的空间中,阀座(5)与大包底壳(4)下方的下料管(3)相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根明周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