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鳖的淡水养殖领域,特别涉及鳖、鱼、稻、菜的生态循环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中华鳖属爬行冷血动物,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有时上岸但不能离水源太远。能在陆地上爬行、攀登,也能在水中自由游泳。喜晒太阳或乘凉风。水生动物,其各种微生物污染的机会很多,其污染的来源和途径也是多方面的,目前养鳖(鱼)水体中普遍存在的内源性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内源性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非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第二个方面是致病性微生物,都对肉质和产量造成影响,甚至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单独的水稻种植品质不高、效益不好。鳖、鱼(鲫鱼、草鱼等)、稻(水稻)、菜(蕹菜)均为喜温动植物,生长旺季一致,中华鳖也较为适应稻田浅水、深泥的环境,其相互之间具有互利共生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鳖、鱼、稻、菜”生态循环生产系统,在主产中华鳖的环境中套养水稻和水生蔬菜,挑选与中华鳖同样的喜温动植物,较好地解决目前养鳖(鱼)水体中普遍存在的内源性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以及水稻种植普遍 ...
【技术保护点】
“鳖、鱼、稻、菜”生态循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主养中华鳖的环境里套养食用鱼及套种水稻和水生蔬菜,形成种养结合的三级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黄金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