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制作和贮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2632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制作和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球茎的诱导;(2)原球茎的液体悬浮培养增殖;(3)人工种子的制作;(4)人工种子的贮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液体悬浮培养(1/2MS培养基)增殖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效率较现有发明专利技术的固体培养基(MS培养基)增殖培养有显著提高,为人工种子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的人工种胚;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海藻酸钠和硝酸钙溶液离子交换固化形成人工种皮,与现有发明专利技术的海藻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相比,制成的人工种子形状更规则、营养物质泄漏率较低;人工种子贮藏寿命延长,且发芽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cum Wall, ex Lindl.),又名黑节草,为兰科多年附生草本植物。铁皮石斛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以鲜茎或干燥茎入药,具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效;道家医学典籍《道藏》将其列为“九大仙草”之首,民间将其奉为“救命仙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其可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现代药理学分析铁皮石斛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是许多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重 要原料。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特殊,加之长期无节制的采挖,导致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濒临枯竭,已被列为中国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铁皮石斛的种子细小,缺乏胚乳,且需与兰菌共生才能萌发,因此其自然繁殖率极低,难以满足大规模人工栽培的需要。传统的分株、扦插等繁殖方式繁殖率也较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快速繁殖的难题,但是依然存在试管苗转接次数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移栽成活率低且贮藏和运输不便等问题,同样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制作和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球茎的诱导:将铁皮石斛成熟但尚未开裂的蒴果在自来水下冲洗1?2h,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先用75%酒精浸泡0.5?1min,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8?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水分,用解剖刀将蒴果切开,将蒴果内种子均匀撒播在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上,置于25℃人工气候箱中,先进行5d黑暗培养,然后转入光照培养,光照强度为2000lx,每日光照时间为16h,培养15d后种子萌发形成绿色的原球茎;原球茎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0.5mg/L萘乙酸+30g/L蔗糖+10%上豆汁+0.5%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佳李焕秀许轲唐懿秦耀国罗倩朱永鹏郑阳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