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颖专利>正文

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177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属电磁应用新领域。该装置包括轴向对称设置的主动盘、从动盘和上述二盘盘面中环上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排列的环形偶数强磁体以及两盘之间盘面内环夹持的轴向力抑制装置,其中主动盘盘面外环上设置对称拆装调节机构、无线限位传感器,轴套本体上车锁紧螺孔;从动盘盘面外环上设进退导引螺杆及双极距限位孔,其背面对称设置抑制电磁刹车活动端离心力轴向窜动机构,轴套本体铣内键槽和与电磁刹车配合的外键槽。该装置与其它机械联轴器比较,具有拆装方便快捷、减震降噪、过载保护等优点,适用于频繁换向启停和无泄漏输送的传动机械,尤其适用于电机换向的立式抽油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属电磁应用新领域。技术背景海上航行的各类舰船,尤其是军工领域的大型远洋作战舰只,由于海浪剧烈起伏,船体会出现较大变形,导致机泵联轴器故障率高,直接影响作战效能,因此美国约翰斯克坦尼斯号和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率先应用非接触传动的永磁联轴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O在军工高科技和有毒有害及易污染介质输送广泛使用永磁联轴器的带动下,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石油、电力、炼化、远洋航运、钢铁等行业各类传动机械,不断更新原有的刚·性联接传动方式,代之以非接触传动的永磁联轴器,推动了永磁传动技术进步和效益的提高,被称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助推器。永磁联轴器按工作原理分同步式、涡流式、磁滞式、磁阻式四类,最常用的是同步式、涡流式永磁联轴器,而同步轴向永磁联轴器由于结构简单、可靠耐用、传动效率高成为永磁联轴器的主导类型。同步轴向永磁联轴器虽然较其它类型永磁联轴器有很大技术优势,但也存在如下弊端一是轴向力大,对主、从动传动机械危害较大;二是强磁材料具有很高的磁能积,拆装和调气隙费时费力。三是超额定扭矩会造成联轴器打滑,导致高温退磁。上述三个弊端,影响了永磁联轴器的规模化推广,亟待开发一种新结构的永磁联轴器,解决上述三大难题,推动永磁传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理,探索一种轴向力抑制装置并一举解决拆装和过载保护难题,实现同步轴向永磁联轴器的技术创新,取得安装方便快捷、运行安全可靠、使用低耗高效、维护简便易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Mo本技术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的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包括轴向对称设置的主动盘(2)、从动盘(7)和上述二盘盘面中环(12)上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排列的环形偶数强磁体出)以及两盘之间盘面内环(11)夹持的轴向力抑制装置,其中主动盘(2)盘面外环(13)上设置对称拆装调节机构、无线限位传感器,轴套本体上车锁紧螺孔;从动盘(7)盘面外环(13)上设进退导引螺杆及双极距限位孔(14),其背面对称设置抑制电磁刹车活动端离心力轴向窜动机构,轴套本体铣内键槽(9)和与电磁刹车配合的外键槽(10)。所述的轴向力抑制装置结构形式为以下三种类型之一第一种为机械式轴向力抑制装置,主动盘(2)、从动盘(7)盘面内环(11)或盘面外环(13)车压力轴承槽,内置抵消轴向力的压力轴承(5),其中从动盘(7)的压力轴承槽半径略小于主动盘(2)的压力轴承槽;第二种为永磁式轴向力抑制装置,主动盘(2)、从动盘(7)盘面内环(11)或盘面外环(13)上设置靠同极性斥力抑制轴向力的强磁体环;第三种为径向和轴向磁化混合式轴向力抑制装置,主动盘(2)正反盘面外环(13)上设置径向磁化的两组强磁体环,抑制轴向力的轴向磁化强磁体环从主动盘(2)外缘联接在从动盘(7)上。所述的拆装调节机构结构形式为以下二种类型之一第一种为在主动盘(2)盘面外环(13)或盘面内环(11)上设置调节螺杆(I);第二种为在从动盘(7)盘面外环(13)或盘面内环(11)上设置进退导引螺杆。所述的强磁体(6)形状为扇形体或长方体,用强磁体固定螺钉(3)或紧固槽固定在主动盘(2)、从动盘(7)盘面中环(12)上,强磁体¢)的排列方式为以下三种类型之一第一种为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密集排列偶数强磁体(6);第二种为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分散排列偶数强磁体(6);第三种为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密集或分散排列偶数强磁体¢),盘面内环(11)或盘面外环(13)上设置抑制轴向力的轴向磁化同极性强磁体环。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置的锁紧螺孔,其结构形式为以下二种类型之一第一种为在轴套本体上设置顶丝(4);第二种为在轴套本体上设置开缝锁紧螺孔。所述的从动盘(7)背面对称设置的抑制电磁刹车活动端离心力轴向窜动机构,其结构形式为以下二种类型之一第一种为在从动盘(7)背面对称设置3-6个抑制电磁刹车活动端离心力轴向窜动的吸合磁铁孔(8);第二种为从动盘(7)的外键槽(10)与电磁刹车无绕组端组合为固定端,电磁刹车有绕组端用抑制离心力轴向窜动的预紧弹簧与负载端组合为活动端。所述的双极距限位孔(14)设置在从动盘(7)盘面外环(13)上,主动盘(2)盘面外环(13)与之对应的位置设置过载打滑超过强磁体二个极距即指令断电停机刹车联动保护的无线限位传感器。本技术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与其它机械联轴器比较,具有拆装方便快捷、换向冲击小、减震降噪、过载保护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从动盘(7)强磁体(6)排列示意图。其中1.调节螺杆;2.主动盘;3.强磁体固定螺钉;4.顶丝;5.压力轴承;6.强磁体;7.从动盘;8.吸合磁铁孔;9.内键槽;10.外键槽;11.盘面内环;12.盘面中环;13.盘面外环;14.双极距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包括轴向对称设置的主动盘(2)、从动盘(7)和上述二盘盘面中环(12)上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排列的环形偶数强磁体出)以及两盘之间盘面内环(11)夹持的轴向力抑制装置,其中主动盘(2)盘面外环(13)上设置对称拆装调节机构、无线限位传感器,轴套本体上车锁紧螺孔;从动盘(7)盘面外环(13)上设进退导引螺杆及双极距限位孔(14),其背面对称设置抑制电磁刹车活动端离心力轴向窜动机构,轴套本体铣内键槽(9)和与电磁刹车配合的外键槽(10)。所述的轴向力抑制装置为机械式轴向力抑制装置,主动盘(2)、从动盘(7)盘面内环(11)或盘面外环(13)车压力轴承槽,内置抵消轴向力的压力轴承(5),其中从动盘(7)的压力轴承槽半径略小于主动盘(2)的压力轴承槽,靠压力轴承支撑抵消轴向力。所述的拆装调节机构为在主动盘(2)盘面外环(13)上设置调节螺杆(I)。所述的强磁体(6)形状为扇形体,用强磁体固定螺钉(3)固定在主动盘(2)、从动盘(7)盘面中环(12)上,强磁体¢)的排列方式为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分散排列偶数强 磁体(6)。所述的轴套本体上设置的锁紧螺孔为顶丝(4)螺孔或开缝锁紧螺孔。所述的从动盘(7)背面对称设置的抑制电磁刹车活动端离心力轴向窜动机构为4个吸合磁铁孔⑶;所述的双极距限位孔(14)设置在从动盘(7)盘面外环(13)上,主动盘(2)盘面外环(13)与之对应的位置设置过载打滑超过强磁体二个极距即指令断电停机刹车联动保护的无线限位传感器。设计技术参数如下额定扭矩500Nm额定转速1000r/min 适应轴径电动机轴径f 48,减速机轴径f 35电动机功率22kw权利要求1.一种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轴向对称设置的主动盘(2)、从动盘(7)和上述二盘盘面中环(12)上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排列的环形偶数强磁体出)以及两盘之间盘面内环(11)夹持的轴向力抑制装置,其中主动盘(2)盘面外环(13)上设置对称拆装调节机构、无线限位传感器,轴套本体上车锁紧螺孔;从动盘(7)盘面外环(13)上设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轴向力抑制装置和拆装调节机构的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轴向对称设置的主动盘(2)、从动盘(7)和上述二盘盘面中环(12)上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排列的环形偶数强磁体(6)以及两盘之间盘面内环(11)夹持的轴向力抑制装置,其中主动盘(2)盘面外环(13)上设置对称拆装调节机构、无线限位传感器,轴套本体上车锁紧螺孔;从动盘(7)盘面外环(13)上设进退导引螺杆及双极距限位孔(14),其背面对称设置抑制电磁刹车活动端离心力轴向窜动机构,轴套本体铣内键槽(9)和与电磁刹车配合的外键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王颖刘洪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