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腔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29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激光领域,提供了一种折叠腔激光器,包括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在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依次设置有泵浦头、可将以任意角度入射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输出的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所述全反射镜、半反射镜、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形成一U型折叠谐振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作为过渡棱镜,入射光以任意角度经任一面入射时,其出射方向均改变90°,当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发生偏移时,不会导致光路变化,保证了输出激光的稳定性和激光质量。进而,当激光器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排除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的因素,进而使激光器的维护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激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腔激光器
技术介绍
如图f 3,现有的折叠腔激光器中的谐振腔一般为V型腔、Z型腔或U型腔,谐振腔的两端分别设一半反射镜I和一全反射镜2,在全反射镜2和半反射镜I之间设有过渡反射镜3以改变光路,进而形成折叠型的腔内谐振。传统的过渡反射镜3多采用平面镜,这种折叠腔设计存在若干缺陷第一、在器件安装和光路调试过程中需要调节过渡反射镜的安装方位,从而增加了调试难度;第二、由于过渡反射镜所属的模块是一个可调模块,势必存在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所以会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过渡反射镜的偏移引起光路变化方面,如图Γ3中的虚线光路。上述问题导致在后期激光器维护及故障排查方面比较困难,例如,当激光器出现问题时,无法快速判定是由哪个光学元器件偏移的引起,待排查的器件较多,对激光器的维护造成了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腔激光器,旨在提高折叠腔激光器稳定性以及解决折叠腔激光器后期故障排查难度大、不易维护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腔激光器,包括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在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依次设置有泵浦头、可将以任意角度入射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输出的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所述全反射镜、半反射镜、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形成一 U型折叠谐振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的一个内角为90°,其他四个内角均为112.5。。所述半反射镜和全反射镜为平面镜。所述泵浦头包括泵浦源和增益介质。该激光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的光阑。进一步,所述光阑与所述泵浦头均设置于所述半反射镜与第一五角棱镜之间,或第一五角棱镜与第二五角棱镜之间,或第二五角棱镜与全反射镜之间。该激光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的光开关。本技术采用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作为过渡棱镜,入射光以任意角度经任一面入射时,其出射方向均改变90° ,当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发生偏移时,只要保证两棱镜仍处在光路上即可保证光路稳定,不会导致光路变化,保证了输出激光的稳定性和激光质量。进而,当激光器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排除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的因素,直接将排查范围缩小为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进而使激光器的维护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V型腔激光器的机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Z型腔激光器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U型腔激光器的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腔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腔激光器的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的光 学特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腔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不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折叠腔激光器主要包括一半反射镜401和一全反射镜402,在全反射镜402和半反射镜402之间依次设置有泵浦头403、可将以任意角度入射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输出的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全反射镜402、半反射镜401、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形成一 U型的折叠谐振腔,进而形成U型的腔内激光谐振。当然,泵浦头403则位于该U型的光路上,以实现增益。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均可将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即以任意角度经该五棱镜的任意面入射的光,经过该五棱镜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后,其出射方向始终与入射方向呈90°夹角。进一步结合附图4,由于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的特殊光学性质,将其作为过渡棱镜时,其对光路的改变作用不随该棱镜的安装角度而变,当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发生偏移时,只要保证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仍处在光路上即可保证光路稳定,不会导致光路变化,进而保证了输出激光的稳定性和激光质量。并且,当激光器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排除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的因素,直接将排查对象缩小为全反射镜402和半反射镜401,进而方便了激光器的维护工作。优选的,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的形状相同,即两个棱镜的五个内角对应相等,以便于制造和装配。具体的,其中一个内角为90°,其他四个内角均为112.5°。通过这种角度设计可保证第一五角棱镜404和第二五角棱镜405具有上述的光学特性。当然,还可以对上述角度进行其他合理设计,以使其具有上述光学特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半反射镜401和全反射镜402均可采用平面镜,以实现稳定有效的腔内激光谐振。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泵浦头403中设有泵浦源和增益介质,通过泵浦源产生激励能量,激发增益介质得以实现光放大,光在全反射镜402和半反射镜401之间反复反射,多次经过泵浦源中的增益介质进行增益放大以增强能量,以待输出高能量的激光。进一步的,半反射镜401和全反射镜402之间还可设置一光阑406,并与泵浦头403同侧设置,即光阑406与泵浦头403可同时设置于半反射镜401与第一五角棱镜404之间,或第一五角棱镜404与第二五角棱镜405之间,或第二五角棱镜405与全反射镜402之间。通过光阑406的滤波作用配合控制激光模式,以提高激光质量。进一步的,该激光器还可以包括一光开关407,同样设置于全反射镜402和半反射镜401之间,具体可以相邻于全反射镜402设置,通过光开关407实现脉冲激光输出。当然,该激光器还可以包括现有激光器所设有的其他功能元件,其具体的组成结构不限于以上所述,凡米用上述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作为过渡棱镜的激光器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在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依次设置有泵浦头、可将以任意角度入射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输出的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所述全反射镜、半反射镜、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形成一 U型折叠谐振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的一个内角为90°,其他四个内角均为112. 5°。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射镜和全反射镜为平面镜。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头包括泵浦源和增益介质。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的光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与所述泵浦头均设置于所述半反射镜与第一五角棱镜之间,或第一五角棱镜与第二五角棱镜之间,或第二五角棱镜与全反射镜之间。7.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的光开关。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激光领域,提供了一种折叠腔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在所述全反射镜和半反射镜之间依次设置有泵浦头、可将以任意角度入射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输出的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所述全反射镜、半反射镜、第一五角棱镜和第二五角棱镜形成一U型折叠谐振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福温国斌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