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用弯放射形下注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62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炼钢模注用下注底板,这种底板上汤道砖槽的走向采用六条砖槽为一组的弯放射形,根据浇钢支数的多少和锭型的大小,在一块底板上可以有一组以上(包括一组)的弯放射形汤道砖槽,每一组弯放射形砖槽设有一个中心分流砖槽,采用这种下注底板克服了现有下注底板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成锭率,提高了浇钢质量,减少了生产事故,降低了钢铁料消耗,非常适合浇注小钢锭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钢浇注设备,具体讲是一种炼钢模注用下注底板。当前炼钢模注用下注底板上汤道砖槽的走向主要有树枝形和放射形两类(附图说明图1),且在底板中心仅有一个分流砖槽。放射形下注底板的锭模中心都处在同一半径的园周上,同盘各锭均处于相同浇注条件下,汤道阻力小,有利于达到钢锭质量均匀一致,但这种形状的底板,每盘浇注的支数不能过多,不能整副摆模、脱模、浪费工时,生产效率低。树枝形下注底板,可以浇注较多支数的钢锭,可以整副摆模、脱模、节约工时,生产效率高。但这种形状的底板汤道阻力大,注速慢、生产中有的钢锭容易出现重接(双浇)和下陷,有的锭位出现“瞎眼”(不上支),有的锭位表面质量差,造成浇余量过多,成锭率低,钢铁料消耗高。尤其我国炼钢模注普遍采用“三位一体”和滑动水口浇注工艺后,问题更为突出。大钢锭、合金钢锭的浇注多用放射形底板,小钢锭一般都采用树枝形底板。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浇注小钢锭提供一种新型的下注底板,使其既具有上述两种底板的优点,同时克服它们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下注底板上设计有一组以上(包括一组)的弯放射形汤道砖槽,每一组中有四条弯放射形和二条直放射形的汤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汤道砖槽的一种炼钢用弯放射形下注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上有六条一组的弯放射形汤道砖槽,每一组中有四条弯放射形和二条直放射形的汤道砖槽,直放射形汤道砖槽在中间,其两边对称地各有一条弯放射形汤道砖槽,在六条放射形汤道砖槽的交汇点处(放射原点)有一个中心分流砖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庭树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钢铁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