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陶炉,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陶炉。一种多功能电陶炉,包括炉盘外壳,炉盘底座,还包括:设置于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的圆形炉盘;与圆形炉盘连接的圆形炉盘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与所述圆形炉盘共同组成较长烤盘区的方形炉盘;与所述方形炉盘连接的方形炉盘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圆形炉盘以及方形炉盘下表面以及之间,防止热量扩散的隔热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圆形炉盘与方形炉盘能够一起构成较长的烤盘,增大了受热区的面积,并且增加了感应炉盘温度的功能,实现了功能多样的电陶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陶炉,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陶炉。
技术介绍
电陶炉炉盘作为一种 新型的发热体,因具有发热效率高,发热快,隔热好,寿命长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当今市场炉盘多用于圆形锅具,所以炉盘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型,且面积较小,传感方式多是感应炉盘空气的综合温度,用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陶炉,旨在解决当今市场炉盘多用于圆形锅具,所以炉盘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型,且面积较小,用途较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电陶炉,包括炉盘外壳,炉盘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陶炉还包括设置于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的圆形炉盘;与圆形炉盘连接的圆形炉盘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与所述圆形炉盘共同组成较长烤盘区的方形炉盘;与所述方形炉盘连接的方形炉盘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圆形炉盘以及方形炉盘下表面以及之间,防止热量扩散的隔热材料。上述结构中,所述电陶炉还包括设置于圆形炉盘以及方形炉盘正中,感应炉盘表面以及炉盘内空气温度的电子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连接,为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板。上述结构中,所述电陶炉还包括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所述圆形炉盘接线座、所述方形炉盘接线座以及电源板连接的,对多功能电陶炉进行操作与控制的控制单元。上述结构中,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于炉盘底座凹槽内,顶部与凹槽顶部平齐的弹性元件;固定于所述弹性元件上的陶瓷座;设置于所述陶瓷座上表面,感应炉盘表面温度的第一温度热电耦;设置于所述陶瓷座侧面的平台上,感应炉盘内空气温度的第二温度热电耦;设置于所述第一温度热电耦上,隔离第一温度热电耦与炉盘间电连接关系的电绝缘片;设置于所述电绝缘片上,上表面与炉盘接触的传感器盖。上述结构中,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温度热电耦与第二温度热电耦之间,增加两热电耦间爬电距离的阻挡m ο上述结构中,所述电绝缘片为天然云母片。在本技术中,圆形炉盘与方形炉盘能够一起构成较长的烤盘,增大了受热区的面积,并且增加了感应炉盘温度的功能,实现了功能多样的电陶炉。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电陶炉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电陶炉结构图的A-A横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温度传感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电陶炉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消息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陶炉,旨在解决当今市场炉盘多用于圆形锅具,所以炉盘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型,且面积较小,用途较单一的问题。参照图I、图2和图3,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电陶炉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电陶炉结构图的A-A横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温度传感器结构图。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电陶炉,包括炉盘外壳100,炉盘底座800,还包括设置于炉盘外壳100内以及炉盘底座上的圆形炉盘500 ;与圆形炉盘500连接的圆形炉盘接线座700 ;设置于所述炉盘外壳100内以及炉盘底座800上,与所述圆形炉盘共同组成较长烤盘区的方形炉盘300 ;与所述方形炉盘300连接的方形炉盘接线座600 ;设置于所述圆形炉盘500以及方形炉盘300下表面以及之间,防止热量扩散的隔热材料200。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电陶炉还包括设置于圆形炉盘500以及方形炉盘300正中,感应炉盘表面以及炉盘内空气温度的电子温度传感器400。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400包括设置于炉盘底座800凹槽内,顶部与凹槽顶部平齐的弹性元件406 ;固定于所述弹性元件406上的陶瓷座401 ;设置于所述陶瓷座401上表面,感应炉盘表面温度的第一温度热电耦402 ;设置于所述陶瓷座401侧面的平台上,感应炉盘内空气温度的第二温度热电耦405 ;设置于所述第一温度热电耦402上,隔离第一温度热电耦与炉盘间电连接关系的电绝缘片403 ;设置于所述电绝缘片403上,上表面与炉盘接触的传感器盖404。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4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温度热电耦402与第二温度热电耦405之间,增加两热电耦间爬电距离的阻挡墙407。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电绝缘片403为天然云母片。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电陶炉电路原理图。作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多功能电陶炉还包括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400连接,为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400提供电源的电源板900 ;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400、所述圆形炉盘接线座700、所述方形炉盘接线座600以及电源板400连接的,对多功能电陶炉进行操作与控制的控制单元1000。在本技术中,圆形炉盘与方形炉盘能够一起构成较长的烤盘,增大了受热区的面积,并且增加了感应炉盘温度的功能,实现了功能多样的电陶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电陶炉,包括炉盘外壳,炉盘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陶炉还包括 设置于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的圆形炉盘; 与圆形炉盘连接的圆形炉盘接线座; 设置于所述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与所述圆形炉盘共同组成较长烤盘区的方形炉盘; 与所述方形炉盘连接的方形炉盘接线座; 设置于所述圆形炉盘以及方形炉盘下表面以及之间,防止热量扩散的隔热材料。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陶炉还包括 设置于圆形炉盘以及方形炉盘正中,感应炉盘表面以及炉盘内空气温度的电子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连接,为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提供电源的电源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陶炉还包括 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所述圆形炉盘接线座、所述方形炉盘接线座以及电源板连接的,对多功能电陶炉进行操作与控制的控制单元。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包括 设置于炉盘底座凹槽内,顶部与凹槽顶部平齐的弹性元件; 固定于所述弹性元件上的陶瓷座; 设置于所述陶瓷座上表面,感应炉盘表面温度的第一温度热电耦; 设置于所述陶瓷座侧面的平台上,感应炉盘内空气温度的第二温度热电耦; 设置于所述第一温度热电耦上,隔离第一温度热电耦与炉盘间电连接关系的电绝缘片; 设置于所述电绝缘片上,上表面与炉盘接触的传感器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温度传感器还包括 设置于第一温度热电耦与第二温度热电耦之间,增加两热电耦间爬电距离的阻挡墙。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片为天然云母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陶炉,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陶炉。一种多功能电陶炉,包括炉盘外壳,炉盘底座,还包括设置于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的圆形炉盘;与圆形炉盘连接的圆形炉盘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与所述圆形炉盘共同组成较长烤盘区的方形炉盘;与所述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电陶炉,包括炉盘外壳,炉盘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陶炉还包括:设置于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的圆形炉盘;与圆形炉盘连接的圆形炉盘接线座;设置于所述炉盘外壳内以及炉盘底座上,与所述圆形炉盘共同组成较长烤盘区的方形炉盘;与所述方形炉盘连接的方形炉盘接线座;设置于所述圆形炉盘以及方形炉盘下表面以及之间,防止热量扩散的隔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洪,
申请(专利权)人:克莱美斯机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