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和固定在所述阀体底端的下盖,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和阀帽,所述阀体由对称的左、右半体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阀体的底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开有竖直的出油孔且其直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阀帽盖在所述出油孔上,所述底座的侧面上沿周向开有环状的凹槽,所述下盖上开有条状的通孔,所述底座穿过所述通孔且旋转90度卡在所述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的阀体由左、右半体插装而成,底座插入下盖的通孔内并旋转90度固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产量高,而且不会出现脱焊和卡死的故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油滤清器,具体涉及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
技术介绍
机油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在机油滤清器的滤芯底部设有旁通阀,发动机在冷启动机油粘度大或滤芯被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时,在油泵的压力下打开旁通阀,保证机油能顺利循环回发动机。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为全金属结构,阀体和下盖通过四个焊点点焊在一起,制造过程中工序多,生产组装慢,产量不高,而且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一种故障是由于点焊不牢固而脱焊,一旦旁通阀出现脱焊,那么阀体、阀帽、弹簧或者焊点的铁屑等小零件,会随着油管进到发动机内部,在发动机活动过程中损坏发动机的活塞或者缸壁,如果在行车过程中出现发动机故障是非常危险的。另一种故障是点焊时焊得太紧,阀帽经常被卡死,造成需要打开旁通阀时却打不开,这种故障对发动机也是很危险的,此时机油滤芯内部压力增大,会把机油滤芯外壳压 坏,漏掉机油,造成发动机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产量不高,容易产生故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和固定在所述阀体底端的下盖,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和阀帽,所述弹簧的上端抵靠在所述阀体顶端的内壁上,下端抵靠在所述阀帽的上端面上,所述阀体由对称的左、右半体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阀体的底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开有竖直的出油孔且其直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阀帽盖在所述出油孔上,所述底座的侧面上沿周向开有环状的凹槽,所述下盖上开有条状的通孔,所述底座穿过所述通孔且旋转90度卡在所述凹槽内。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通孔周围设有固定所述底座的限位凸苞。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限位凸苞为四个且分别插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凹槽将所述底座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直径大于下部分的宽度,下部分为一插装台,所述通孔与所述插装台形状一致。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阀体上的开口为相对的两个且为矩形。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阀体的左、右半体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圆孔和插在所述圆孔内的凸柱,所述凸柱为圆柱体。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凸柱和圆孔位于所述阀体的顶端和所述底座上且分别设有两组。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阀帽为圆形,所述阀帽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圆环,所述圆环套在所述弹簧上。在上述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中,所述阀体和阀帽的材质为加强尼龙。本技术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的阀体由左、右半体插装而成,底座插入下盖的通孔内并旋转90度固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产量高,而且不会出现脱焊和卡死的故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I和固定在阀体I底端的下盖2。下盖2为圆形且材质为金属。阀体I的侧面设有开口 13,开口 13为相对的两个且为矩形,开口 11为机油的流通通道。阀体I内设置有弹簧3和片状的阀帽4,弹簧3的上端抵靠在阀体I顶端的内壁上,下端抵靠在阀帽4的上端面上,阀帽4为圆形,阀帽4的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圆环41,圆环41套在弹簧3上。当发动机在冷启动机油粘度大或滤芯被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时,机油在压力作用下冲开阀帽4,进入发动机内部起到润滑作用。阀体I的底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圆形的底座5,底座5的中央开有竖直的出油孔51且其直径小于阀体I的内径,阀帽4盖在出油孔51上,底座5的侧面上沿周向开有环状的凹槽52,下盖2上开有条状的通孔21,底座5穿过通孔21且旋转90度卡在凹槽52内。凹槽52将底座5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直径大于下部分的宽度,凹槽52的下部分为插装台521,插装台521的四个边中一对相对边平行,另一对相对边为向外凸的弧形,通孔21与插装台521形状一致。通孔21周围设有固定底座5的限位凸苞22,限位凸苞22为四个且分别插装在底座5的底面上且位于通孔21的四个角部。装配旁通阀时,先将底座5的插装台521插入下盖2的通孔21,再旋转90度,将底座5旋入凹槽52,再将限位凸苞22插装在底座5上,限制插装台521的转动。阀体I由对称的左、右半体固定在一起形成,左、右半体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圆孔11和插在圆孔11内的凸柱12,凸柱12为圆柱体,凸柱12和圆孔11位于阀体I的顶端和底座5上且分别设有两组。阀体I在装配时先将弹簧3和阀帽4放在左半体或右半体内,再将左、右半体通过凸柱12和圆孔11插装为一体,方便快捷。阀体I和阀帽4的材质为加强尼龙,采用注塑模具来生产,零件尺寸很精密,不会出现卡死的故障。本技术提供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的阀体I由左、右半体插装而成,底座5插入下盖2的通孔21内并旋转90度固定,安装工序简单快捷,产量高,而且不会出现脱焊和卡死的故障。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 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和固定在所述阀体底端的下盖,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和阀帽,所述弹簧的上端抵靠在所述阀体顶端的内壁上,下端抵靠在所述阀帽的上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由对称的左、右半体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阀体的底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开有竖直的出油孔且其直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阀帽盖在所述出油孔上,所述底座的侧面上沿周向开有环状的凹槽,所述下盖上开有条状的通孔,所述底座穿过所述通孔且旋转90度卡在所述凹槽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周围设有固定所述底座的限位凸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苞为四个且分别插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将所述底座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的直径大于下部分的宽度,下部分为一插装台,所述通孔与所述插装台形状一致。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的开口为相对的两个且为矩形。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左、右半体的连接面上分别设有圆孔和插在所述圆孔内的凸柱,所述凸柱为圆柱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和圆孔位于所述阀体的顶端和所述底座上且分别设有两组。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为圆片状,所述阀帽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圆环,所述圆环套在所述弹簧上。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和阀帽的材质为加强尼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和固定在所述阀体底端的下盖,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和阀帽,所述阀体由对称的左、右半体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阀体的底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开有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油滤清器的旁通阀,包括圆筒状的阀体和固定在所述阀体底端的下盖,所述阀体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弹簧和阀帽,所述弹簧的上端抵靠在所述阀体顶端的内壁上,下端抵靠在所述阀帽的上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由对称的左、右半体固定在一起形成,所述阀体的底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开有竖直的出油孔且其直径小于所述阀体的内径,所述阀帽盖在所述出油孔上,所述底座的侧面上沿周向开有环状的凹槽,所述下盖上开有条状的通孔,所述底座穿过所述通孔且旋转90度卡在所述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