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水锤倒流防止器,具有阀体,阀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前阀盖和后阀盖,腔体的上游端及下游端各设有与阀体配合的滑阀一和滑阀二,所述滑阀中间设有止回阀,所述阀体由筒体和排水管组成,所述排水管设置在筒体的下方,所述筒体内孔中部设有内隔墙,下游端为缸筒,所述滑阀由活塞与筒身两部分组成,所述滑阀一的内腔中设有进口止回阀,所述滑阀二的内腔中设有出口止回阀,所述前阀盖的上游端内孔为进水孔,下游端内孔为缸筒,所述缸筒与滑阀一相应活塞滑配;所述后阀盖的下游端内孔为出水孔,上游端内孔为缸筒,所述缸筒与滑阀二相应筒身外圆滑配,所述滑阀二上游端活塞与筒体下游端缸筒滑配,所述缸筒比活塞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增设了消除水锤的结构,排水阀设在流道中,因此体积较小,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水锤功能的倒流防止器。
技术介绍
倒流防止器是一种严格防止生活饮用水管道发生回流时污染水源的安全保护设备,也可用于其它不允许介质倒流的管道系统中。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由于其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已被广泛采用。其典型构造已在中国专利2442057中公开,由进口止回阀、中间腔、出口止回阀及外挂的排水阀组成。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一是无消除水锤的功能,在供水过程中,尤其是大流量时,当下游截止阀突然关闭时,不能抵御强大的水锤冲击,造成阀门的损坏。二是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构造比较 复杂,给安装维修和保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具有消除水锤功能、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的抗水锤倒流防止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抗水锤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阀体,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前阀盖和后阀盖,由阀体和前、后阀盖组成腔体的上游端及下游端各设有与阀体配合的滑阀一和滑阀二,所述滑阀中间设有止回阀;所述阀体、滑阀和止回阀有同一中心线; 所述阀体由筒体和排水管组成,所述筒体与前、后阀盖螺纹连接,所述排水管设置在筒体的下方,两者中心线相互垂直; 所述筒体内孔中部设有外凸的内隔墙,下游端为缸筒;所述滑阀一和滑阀二由活塞与筒身两部分组成; 所述滑阀一的内腔中设有进口止回阀;所述滑阀二的内腔中设有出口止回阀; 所述前阀盖的上游端内孔为进水孔,下游端内孔为缸筒,所述缸筒与滑阀一相应活塞滑配; 所述后阀盖的下游端内孔为出水孔,上游端内孔为缸筒,所述缸筒与滑阀二相应筒身外圆滑配; 所述滑阀二上游端活塞与筒体下游端缸筒滑配,所述缸筒比活塞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所述滑阀一下游端设有锥面一,所述滑阀二上游端设有与滑阀一的锥面一相配合的锥面二,所述锥面二上设有O形密封圈二,两个锥面共同组成排水阀。作为优选,所述阀体隔墙内设有内孔,所述内孔里设有斯特封二,所述斯特封二的内孔与滑阀一的相应筒身外圆滑配。作为优选,所述前阀盖下游端缸筒内有镶套,所述镶套与滑阀一相应活塞滑配。作为优选,所述滑阀一 3的筒身上设有若干小孔,用以连通中间腔和容腔。作为优选,所述滑阀ニ上游端设有凹槽,所述滑阀一中部设有弹簧垫,所述凹槽与弹簧垫之间设有弹簧ニ。作为优选,所述进ロ止回阀由滑阀ー内孔的相应内曲面作为阀座,阀座上有阀瓣一和与阀瓣ー连成一体的阀杆ー及弹簧座一,滑阀ー的内孔中设有用于对阀杆ー导向的导向座一,在导向座一与阀瓣一之间装有弹簧一。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另一端采用法兰面;所述法兰面的外周上钻有一安装压カ表球阀的径向螺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 I、增设了消除水锤的结构,将进ロ止回阀和出口止回阀均设计成浮动的,在正常供水排水阀未打开、二者为一整体的状况下,如果下游发生冲击波,那么整体会在冲击カ的作用下克服进ロ水压的压力向上游方向移动,从而达到消除水锤的目的。 2、采用筒形结构,且排水阀设在流道中,因此体积较小,结构简单。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前阀盖I,阀瓣一 2,滑阀一 3,弹簧座一 4,弹簧一 5,卡簧一 6,弹簧垫7,阀杆ー 8,导向座一 9,阀体10,弹簧ニ 11,阀瓣ニ 12,弹簧座ニ 13,滑阀ニ 14,卡簧ニ15,弹簧三16,后阀盖17,导向座ニ 18,阀杆ニ 19,卡簧三20,斯特封一 21,0形O形密封圈一 22,O形O形密封圈ニ 23,斯特封ニ 24,格来圈25,排水孔a,锥面b,容腔c,小孔d,进ロ水压P1,出ロ水压P2,中间腔水压PO。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 如图I所示的抗水锤倒流防止器,由前阀盖1,阀瓣ー 2,滑阀ー 3,弹簧座一 4,弹簧ー5,卡簧ー 6,弹簧垫7,阀杆ー 8,导向座一 9,阀体10,弹簧ニ 11,阀瓣ニ 12,弹簧座ニ 13,滑阀ニ 14,卡簧ニ 15,弹簧三16,后阀盖17,导向座ニ 18,阀杆ニ 19,卡簧三20,斯特封一 21,O形密封圈ー 22,O形密封圈ニ 23,斯特封ニ 24,格来圈25组成。阀体10由筒体和排水管组成,排水管设置在筒体的下方,二者中心线相互垂直,排水孔a上段为长方形,下段为圆形;筒体两端的外螺纹与前阀盖I及后阀盖17的相应内螺纹把三者结成ー个整体,两端结合面上设有O形密封圈ー 22,以防介质外泄,并设有止ロ,以保证进水孔、出水孔及滑阀ー 3、滑阀ニ 14的导向孔同心。筒体中部的内隔墙内孔里设有轴用斯特封ニ 24,与滑阀ー 3的相应筒体外圆滑配,下游端的内孔为ー缸筒,与滑阀ニ14的相应活塞滑配,缸筒长度比活塞长度长Λ ;阀体外圆的适当位置钻有安装压カ表球阀的螺孔, 前端盖I及后端盖17的另一端法兰用螺栓分别连接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前阀盖I的上游端内孔为进水孔,下游端内孔中有镶套,镶套的内孔为ー缸筒,所述缸筒与滑阀ー 3相应活塞滑配;后阀盖17的下游端内孔为出水孔,上游端内孔为ー缸筒,与滑阀ニ 14相应筒体外圆滑配。两个法兰的外周上均径向钻有一个安装压カ表球阀的螺孔,阀体外圆和两个法兰上的三只压力表用以分别测量进水腔、中间腔和出水腔的水压。在前阀盖I、阀体10及后阀盖17形成的内腔中,上游端安装有滑阀一 3,下游端安装有滑阀二 14,二者中心线与进出口中心线一致。二者均有活塞与筒体组成,并可自由地在相应缸筒中往返运动。为了减小磨擦阻力及减小动静磨擦系数差,密封面上分别采用格来圈或斯特封密封。滑阀一 3下游的锥面b与滑阀二 14上游端锥面上的O形密封圈二 23共同组成排水阀。滑阀二 14的活塞外圆上开有几条轴向的三角槽,以免其在相应缸筒中移动时产生气闭现象。滑阀一 3的上游端设有进口止回阀的进水口,内腔中设有进口止回阀,其中心线与进出水孔中心线一致,进口止回阀由滑阀一 3的内孔作为阀座的相应内曲面、阀瓣一 2、弹簧座一 4、弹簧一 5、阀杆一 8、导向座一 9、卡簧一 6及卡簧三20等零件组成。为提高密封性,阀瓣一 2的材料米用聚四氟乙烯;阀杆一 8与导向座一 9的内孔滑配;弹簧一 5在安装后有一定的预压缩量,因此,在不通水时阀瓣一 2始终紧压在相应的阀座上,由于弹簧一5既要起密封作用,又要保证在正常供水条件下排水阀可靠地关闭,因此预压力较大;进口 单向阀的动作水压约比滑阀一 3的动作水压高30 % 滑阀二 14的内腔中设有出口止回阀,其构造与进口止回阀基本相同,只是弹簧三16仅起密封作用,其预压力比弹簧一 5的预压力小得多。在滑阀二 14上游端的凹槽与弹簧垫7之间设有弹簧二 11,其在安装后有一定的预压缩量,因此在不通水时,滑阀一 3始终处于最上游位置,而滑阀二 14始终处于最下游位置,此时,排水阀刚好全开。弹簧二 11的预压力按照当(Pl - PO)小于设定值时,滑阀一 3能可靠地复位,即排水阀打开进行设计。进口止回阀与出口止回阀之间的空间为中间腔,当排水阀打开时,中间腔与排水孔a相通;滑阀一 3的筒体上设有几个小孔d,用以连通中间腔和容腔C。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图I为不通水情况下阀内各零部件的位置图,此时进出口止回阀关闭;排水阀打开,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水锤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阀体(10),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前阀盖(1)和后阀盖(17),由阀体(10)和前、后阀盖(1)、(17)组成腔体的上游端及下游端各设有与阀体配合的滑阀一(3)和滑阀二(14),所述滑阀中间设有止回阀;所述阀体、滑阀和止回阀有同一中心线;所述阀体(10)由筒体和排水管组成,所述筒体与前、后阀盖(1)、(17)螺纹连接,所述排水管设置在筒体的下方,两者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筒体内孔中部设有外凸的内隔墙,下游端为缸筒;所述滑阀一(3)和滑阀二(14)由活塞与筒身两部分组成;所述滑阀一(3)的内腔中设有进口止回阀;所述滑阀二(14)的内腔中设有出口止回阀;所述前阀盖(1)的上游端内孔为进水孔,下游端内孔为缸筒,所述缸筒与滑阀一(3)相应活塞滑配;所述后阀盖(17)的下游端内孔为出水孔,上游端内孔为缸筒,所述缸筒与滑阀二(14)相应筒身外圆滑配;所述滑阀二(14)上游端活塞与筒体下游端缸筒滑配,所述缸筒比活塞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为民,陈永新,周云忠,杜云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