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202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包括干粉储存投料系统、溶液搅拌系统和浆液投加系统,所述干粉存储投料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浆液投加系统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粉末活性炭自动进行定量配比、定量投加的成套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少,直观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单,造型美观,系统稳定可靠,粉尘污染小,粉末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投料均匀、准确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药 及药液投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
技术介绍
粉末活性炭对水中溶解的有机污染物,如三卤甲烷及前体物质、四氯化碳、苯类、酚类化合物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色度、异臭、异味、亚甲蓝表面活性物质、除草剂、杀虫剂、农药、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胺类化合物及许多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等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某些重金属化合物,如汞、铅、铁、镍、铬、锌、钴等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在目前原水受到有机物、藻类、色度、重金属污染或有异臭味的情况下,投加粉末活性炭已成为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有效地除臭、除色和降低有机物含量。而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正是用粉末活性炭进行水处理的核心设备。现有技术中,各水厂使用的粉末活性炭投加设备,存在着如粉尘污染严重、操作条件恶劣,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影响水厂的整体环境,人工操作多,操作强度大,粉末活性炭的利用效率低,不能实现连续、准确的投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干粉储存投料系统、溶液搅拌系统和浆液投加系统,所述干粉存储投料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浆液投加系统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干粉储存投料系统包括真空上料机、进料斗、储料仓、料位计、震动装置、卸料阀和定量螺旋输送机,所述真空上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斗的入口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出口与所述储料仓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设置有所述卸料阀,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与所述定量螺旋输送机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定量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为所述干粉储存投料系统的出料口,所述震动装置和所述料位计均安装于所述储料仓上。所述溶液搅拌系统包括第一进料阀、第二进料阀、第一搅拌机、第二搅拌机、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一溶液罐、第二溶液罐、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一出料阀、第二出料阀和溶液灌隔断阀,所述干粉储存投料系统的出料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进料阀和所述第二进料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料阀9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溶液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溶液罐的上端安装有所述第一搅拌机,所述第一溶液罐的上段安装有所述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一溶液罐的下段安装有所述第一出料阀,所述第二进料阀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溶液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溶液罐的上端安装有所述第二搅拌机,所述第二溶液罐的上段安装有所述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二溶液罐的下段安装有所述第二出料阀,所述第一出料阀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隔断阀的进料口连接,所述隔断阀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出料阀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一溶液罐上,所述第二液位计安装于所述第二溶液罐上,所述第一进水阀与所述第二进水阀的进水口均与水源连接,所述第二出料阀的出料口为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所述浆液投加系统包括螺杆泵隔断阀和螺杆泵,所述螺杆泵隔断阀的进料口与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螺杆泵隔断阀的出料口与所述螺杆泵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螺杆泵的出料口为所述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的出料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对粉末活性炭自动进行定量配比、定量投加的成套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少,直观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单,造型美观,系统稳定可靠,粉尘污染小,粉末利用率高,工作效率高,投料均匀、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真空上料机、2-进料斗、3-储料仓、4-料位计、5-震动装置、6-卸料阀、7-定量螺旋输送机、8-第一搅拌机、9-第一进料阀、10-第二进料阀、11-第二搅拌机、12-第二溶液罐、13-螺杆泵隔断阀、14-螺杆泵、15-第二出料阀、16-第二液位计、17-第二进水阀、18-溶液灌隔断阀、19-第一溶液罐、20-第一出料阀、21-第一液位计、22-第一进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干粉储存投料系统、溶液搅拌系统和浆液投加系统,干粉存储投料系统的出料口与溶液搅拌系统的进料口连接,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与浆液投加系统的进料口连接。如图I所示干粉储存投料系统包括真空上料机I、进料斗2、储料仓3、料位计4、震动装置5、卸料阀6和定量螺旋输送机7,真空上料机I的出料口与进料斗2的入口连接,进料斗2的出口与储料仓3的入口连接,储料仓3的出料口设置有卸料阀6,储料仓3的出料口与定量螺旋输送机7的入料口连接,定量螺旋输送机7的出料口为干粉储存投料系统的出料口,震动装置5和料位计4均安装于储料仓3上。储料仓3的料位由储料仓3上安装的料位计4检测,当料位计4检测到储料仓3中的粉末活性炭处于低料位时,自动提示(报警)需要加料,人工将活性炭粉末料利用真空上料机I将活性炭粉末吸入储料仓3中,当储料仓3中的粉末活性炭达到高料位后,自动提示停止加料。当料位计4检测到计量输送机的料仓中粉末活性炭处于低料位时,自动开启储料仓3下部卸料阀6,使粉末活性炭自流到定量螺旋输送机7的进料口中,定量螺旋输送机7中的粉末活性炭处于高料位时,卸料阀6自动关闭。如图I所示溶液搅拌系统包括第一进料阀9、第二进料阀10、第一搅拌机8、第二搅拌机11、第一进水阀22、第二进水阀17、第一溶液罐19、第二溶液罐12、第一液位计21、第二液位计16、第一出料阀20、第二出料阀15和溶液灌隔断阀18,干粉储存投料系统的出料口同时与第一进料阀9和第二进料阀10的进料口连接,第一进料阀9的出料口与第一溶液罐19的进料口连接,第一溶液罐19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搅拌机8,第一溶液罐19的上段安装有第一进水阀22,第一溶液罐19的下段安装有第一出料阀20,第二进料阀10的出料口与第二溶液罐12的进料口连接,第二溶液罐12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搅拌机11,第二溶液罐12的上段安装有第二进水阀17,第二溶液罐12的下段安装有第二出料阀15,第一出料阀20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溶液罐隔断阀18的进料口连接,溶液灌隔断阀18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出料阀15的出料口连接,第一液位计21安装于第一溶液罐19上,第二液位计16安装于第二溶液罐12上,第一进水阀22与第二进水阀17的进水口均与水源连接,第二出料阀15的出料口为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开启第一进水阀22和第二进水阀17,当第一溶液罐19和第二溶液罐12内液位到中液位时,开启第一搅拌机8和第二搅拌机11,开启第一出料阀20和第二出料阀15,当投加的活性炭粉末达到设定量时定量螺旋输送机7自动关闭,当第一溶液罐19和第二溶液罐12内液位到高液位后自动关闭第一进水阀22和第二进水阀17,当浆液搅拌稀释均匀后即可进入投加状态。搅拌器为连续运行。如图I所示浆液投加系统包括螺杆泵隔断阀13和螺杆泵14,螺杆泵隔断阀13 的进料口与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连接,螺杆泵隔断阀13的出料口与螺杆泵14的进料口连接,螺杆泵14的出料口为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的出料口。打开第一溶液罐19和第二溶液罐12的第一出料阀20和第二出料阀15,启动螺杆泵14,根据原水流量,通过变频器自动调节螺杆泵14,控制投加量。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粉末活性炭加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粉储存投料系统、溶液搅拌系统和浆液投加系统,所述干粉存储投料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溶液搅拌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浆液投加系统的进料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碧水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