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包括喷头、与喷头连接的输药管,与输药管连接的药箱以及与喷头固定在一起的连杆。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杆将喷头伸入水下,用喷头向水下喷洒药物,保证水下中下层也会被均匀足量的喷洒药物,保证了水体被全部清洁,提高了水草的成活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药物喷洒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体净化领域,水池内种植水草前通常要对水体进行一次药物处理,使水中的浊浮物凝固沉淀下去,以便后来种植水草后水体有足够的透密度,可以使水草接触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目前在水体中喷洒的药液或药剂因为没有专用的喷洒装置,喷洒后只对水体表面的一部分有作用一般无法影响水面20厘米下的水域。水体下部的悬浮杂质无法絮凝沉淀,造成水草栽培后无法接触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不易成活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因为没有专门针对水体中下层喷洒药品的设备,造成水体内中下层浊浮物无法沉淀,使水草成活率低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包括喷头、与喷头连接的输药管,与输药管连接的药箱以及与喷头固定在一起的连杆。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杆将喷头伸入水下,用喷头向水下喷洒药物,保证水下中下层也会被均匀足量的喷洒药物,保证了水体被全部清洁,提高了水草的成活率。所述连杆包括多根活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相邻的连接杆采用螺栓卡接在一起。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接杆相互连接的方式,使连杆长度可以按照需要延长或缩短,提闻了本新型的使用范围。在输药管顶端还连接有控制输药管通断的开关。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开关随时调节药品的喷撒,防止出现药品喷洒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提高了药品的使用效率。在输药管的末端还固定有防止倒流的单向阀。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单向阀防止水体的污水倒流入输药管内,避免了药品的污染,保证了一次喷洒完毕后剩余药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喷头;2、输药管;3、药箱;4、连杆;5、连接杆;6、螺栓;7、开关;8、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包括喷头I、与喷头连接的输药管2,与输药管连接的药箱3以及与喷头固定在一起的连杆4。本实施例中,连杆包括多根活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5,相邻的连接杆采用螺栓6卡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在输药管顶端还连接有控制输药管通断的开关7。在输药管的末端还固定有防止倒流的单向阀8。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将喷头伸入水下,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连杆的长度,然后开动开关,药箱内的药品沿输药管经喷头喷洒进入水体。本技术除去对水体内播撒絮凝剂之类净化水体的药品外,还可以播撒其他多种药剂,例如对水草施肥、对水体内害虫的捕杀等。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I)、与喷头连接的输药管(2),与输药管连接的药箱(3)以及与喷头固定在一起的连杆(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多根活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5 ),相邻的连接杆采用螺栓(6 )卡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药管顶端还连接有控制输药管通断的开关(7)。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药管的末端还固定有防止倒流的单向阀(8)。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包括喷头、与喷头连接的输药管,与输药管连接的药箱以及与喷头固定在一起的连杆。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杆将喷头伸入水下,用喷头向水下喷洒药物,保证水下中下层也会被均匀足量的喷洒药物,保证了水体被全部清洁,提高了水草的成活率。文档编号A01M3/00GK202688018SQ2012204008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武学军 申请人:武学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药物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1)、与喷头连接的输药管(2),与输药管连接的药箱(3)以及与喷头固定在一起的连杆(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学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