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机及其打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64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孔机及其打孔模具,所述打孔机包括机座和打孔模具,机座内设有驱动机构和一容置槽,所述打孔模具可替换地置于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抵顶件;所述打孔模具包括动刀板、定刀板和多把打孔刀,动刀板和定刀板之间连接两根枢轴,每根枢轴上套接一个扳手,所述扳手包括一个手柄部、一个上卡爪和一个下卡爪,所述手柄部在所述枢轴的一侧延伸,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在所述枢轴的另一侧延伸,上卡爪和下卡爪之间形成一卡口,所述抵顶件正好卡在所述扳手的卡口中,所述上卡爪位于抵顶件的上方,所述下卡爪被压在抵顶件的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更换打孔模具时,非常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出于装订目的而在纸张等材料上打孔的打孔机,以及用于这种打孔机的打孔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简易打孔机所打出的装订孔规格是固定的。出于不同的装订要求,打孔机最好能够打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装订孔,这样可以提高打孔机的适用范围。如,中国专利CN200945657Y公开了一种双规格打孔机之结构,它包括驱动轴、上刀、下刀和纸槽,所述驱动轴通过连杆机构分别连动不同规格的上刀和下刀,所述上刀、下刀分别连接一个锁定装置,上刀和下刀之间还设有与之平行的纸张限位板,所述纸张限位板可活动地插入或退出纸槽。锁定装置可以分别锁定上刀或下刀,当锁定上刀时,驱动轴 转动时只能带动下刀打出一种规格的装订孔;当锁定下刀时,驱动轴转动时只能带动上刀打出另一种规格的装订孔。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更换刀具来改变打孔规格的打孔机,但均存在刀具更换不便,换刀效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更换刀具的打孔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孔机,包括机座和打孔模具,机座内设有驱动机构和一容置槽,所述打孔模具可替换地置于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抵顶件;所述打孔模具包括动刀板、定刀板和多把打孔刀,动刀板和定刀板之间连接两根枢轴,每根枢轴上套接一个扳手,所述扳手包括一个手柄部、一个上卡爪和一个下卡爪,所述手柄部在所述枢轴的一侧延伸,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在所述枢轴的另一侧延伸,上卡爪和下卡爪之间形成一卡口,所述抵顶件正好卡在所述扳手的卡口中,所述上卡爪位于抵顶件的上方,所述下卡爪被压在抵顶件的下面。优选地,所述机座内还设有一背板和一压合件,所述背板固定在机座上;所述压合件与背板平行相对,压合件与背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容置槽,压合件可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着靠近或远离背板的方向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压合件和背板的两端各设有定位槽,所述动刀板和定刀板的两端各设有凸耳,所述动刀板两端的凸耳嵌入压合件两端的定位槽中,所述定刀板两端的凸耳嵌入背板两端的定位槽中。进一步地,在所述机座的左右两侧设有两条传力臂,所述传力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传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合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两条传力臂构成容置槽两端的抵顶件。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这种打孔机的打孔模具,该打孔模具包括动刀板、定刀板和多把打孔刀,动刀板和定刀板之间连接两根枢轴,每根枢轴上套接一个扳手,所述扳手包括一个手柄部、一个上卡爪和一个下卡爪,所述手柄部在所述枢轴的一侧延伸,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在所述枢轴的另一侧延伸,上卡爪和下卡爪之间形成—^口。优选地,所述枢轴由相互套接的导柱导套构成。优选地,所述导柱和导套的一端各设有一个法兰盘,所述导柱和导套的法兰盘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刀板和定刀板上。优选地,所述定刀板上并排地设有多个进刀孔,所述打孔刀并排安装在动刀板上,每把打孔刀前端的刀尖各对着一个进刀孔,在所述刀尖与进刀孔之间设有一道插纸槽。进一步地,所述动刀板上设有插刀孔,每把打孔刀插在一个插刀孔内,每把打孔刀上均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插刀孔的后面;动刀板上还安装有可拆卸的挡刀板, 所述打孔刀的后端顶在挡刀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机座内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可以安装不同的打孔模具,不同的打孔模具可以打出不同规格的装订孔。由于打孔模具上设有两个扳手,该扳手包括一个手柄部、一个上卡爪和一个下卡爪,当更换打孔模具时,两个扳手可以作为手柄使用,且两个扳手抬起时,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将打孔模具撬起,便于从容置槽内取出;当打孔模具放入容置槽内后,两个扳手放平,扳手上的下卡爪与容置槽内的抵顶件配合,又可以将打孔模具锁定在容置槽内。因此,本技术无需借助螺钉等紧固件就可以将打孔模具固定在容置槽内,更换时,只要抬起两个扳手就可以将打孔模具取出,使用非常方便。在一种优选的打孔模具中,由于打孔刀插在动刀板的插刀孔内,打孔刀的后端设有可拆卸的挡刀板,可以很方便地抽掉任意一把打孔刀,使相应位置成为不打孔的空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打孔机的立体示意图(打孔模具尚未放入机座的容置槽内)。图2是打孔模具与容置槽的配合关系的示意图(俯视方向)。图3是打孔模具在容置槽内且手柄部抬起较大角度时的半视示意图。图4是打孔模具在容置槽内且手柄部抬起较小角度时的半视示意图。图5是打孔模具在容置槽内且手柄部被放平时的半视示意图。图6是打孔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7示出了打孔刀在打孔模具内一种优选的排列方式。图8是打孔模具一个横截面的示意图。图9是枢轴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中I、打孔模具2、机座11、板手111、手柄部112、上卡爪113、卡口114、下卡爪12、动刀板120、插刀孔121、凸耳13、打孔刀131、限位凸起14、定刀板140、进刀孔141、凸耳15、插纸槽16、枢轴161、导柱162、导套163、法兰盘164、法兰盘17、导向板18、挡刀板21、壳体22、容置槽23、背板231、定位槽24、传力臂240、抵顶件25、压合件251、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打孔机包括机座2和打孔模具1,机座2上设有壳体21等公知结构。机座2内设有驱动机构和一容置槽22,打孔模具I可替换地置于容置槽22内,不同的打孔模具中设有不同形状或规格的打孔刀,因此,当需要改变打孔的形状或规格时, 可以替换不同的打孔模具I。结合图I、图2,优选地,在机座内可设一背板23和一压合件25,其中背板23固定在机座2上;压合件25与背板23平行相对,压合件25与背板23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容置槽22,在机座2的左右两侧设有两条传力臂24,传力臂24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传力臂24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合件25相连,两条传力臂24分别固定连接在压合件25的两端。通过传力臂24的连接,压合件25可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作直线往复运动,即压合件25可以靠近或远离背板,使容置槽22变大或变小。如图6所示,打孔模具I包括动刀板12、定刀板14和多把打孔刀13,动刀板12和定刀板14之间连接两根枢轴16,每根枢轴16上套接一个扳手11,所述扳手11包括一个手柄部111、一个上卡爪112和一个下卡爪114,其中手柄部111位于枢轴16的一侧并向打孔模具的内侧延伸,而上卡爪112和下卡爪114则在枢轴16的另一侧并向外延伸,上卡爪112和下卡爪114之间形成一卡口 113。如图3所示,在安装打孔模具时,扳开打孔模具I上的两个扳手,使其手柄部111从水平状态被抬起一个较大角度(比如大于45度),然后用两只手握住两个手柄部111,即可提起打孔模具I并将其放入机座的容置槽22 (见图I)内。在容置槽2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固定高度的抵顶件240,抵顶件240的顶部和底部都留有空间。这两个抵顶件240可以另外设置,比如通过其侧面固定在机座的侧壁上,但最好是将上述两条传力臂24充当抵顶件240。由于手柄部111被抬起一个较大角度,使下卡爪114位于抵顶件240的内侧,即两个下卡爪114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抵顶件240内侧之间的距离,这样,打孔模具I的底部及下卡爪114可以落入容置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孔机,包括机座(2)和打孔模具(1),机座(2)内设有驱动机构和一容置槽(22),所述打孔模具(1)可替换地置于容置槽(22)内,其特征是,所述容置槽(2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抵顶件(240);所述打孔模具(1)包括动刀板(12)、定刀板(14)和多把打孔刀(13),动刀板(12)和定刀板(14)之间连接两根枢轴(16),每根枢轴(16)上套接一个扳手(11),所述扳手(11)包括一个手柄部(111)、一个上卡爪(112)和一个下卡爪(114),所述手柄部(111)在所述枢轴(16)的一侧延伸,所述上卡爪(112)和下卡爪(114)在所述枢轴(16)的另一侧延伸,上卡爪(112)和下卡爪(114)之间形成一卡口(113),所述抵顶件(240)正好卡在所述扳手(11)的卡口(113)中,所述上卡爪(112)位于抵顶件(240)的上方,所述下卡爪(114)被压在抵顶件(240)的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东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名优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